大龄女青年出国打算
33岁了,时间感觉一年比一年过得快了。目前在北京某研究所工作,事业编制,普通211院校本科、研究生。工资和工作一样稳定,工作强度一般,会根据项目不同加班。
在北京,挣着中等偏下的工资,每天的工作也较为单一,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却没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的技术前沿知识;单位内耗太大,各种不必言明的斗争此起彼伏,即使努力划清界限也很难让自己置身世外,牺牲掉自己的一部分利益都不行;对于未来没有职业规划,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似乎已经看到退休时候的样子;面对帝都高昂的房价,听着同事们不菲的教育投入,再看看每个月到手的可怜的工资,时常感觉到无力和绝望。 2015年我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车祸,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我开始用这段时间考虑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或者说是总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的人,然而,工作之后,似乎这些都不在了。曾经悲观的总结自己的工作是:边缘厂所、边缘专业、边缘性别,我开始变得自卑、闭塞、焦虑。整个人陷在情绪里面怎么也出不来。在躺着的这些日子里,看了不少书,看了不少文章,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认真考虑我将来该怎么办。
我曾经试过网上投简历找工作,然而没有收到任何回音。我想起来曾经在刚刚上研究生时候准备雅思考试出国,那段时间,真的非常想出国,想法也很单纯,出去看看,开阔视野,不过最终败在了自己的懒,懒的学英语,懒的查学校,懒的写申请,加上那个时候认为出国只是有钱人和学霸的选择(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偏见),以及自己所选择的研究生导师在我们学校我们专业还算牛,于是,这个想法慢慢就被冲淡了,在躺在床上养伤的日子里,出国这个想法又跑出来,非常强烈非常清晰。
除此之外,也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大龄、未婚、资质平平、资历平平、经济一般(负担不起买房),功利地认为也许出国留学之后,可以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因为以目前我的状态似乎也已经不能再坏了,出国这个险值得冒一下。也许上学之后,年纪增加,工作会更加难找,但是一想到我有可能会结识到不一样的人,会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这个将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人生苦短,过的有意义也许比较重要呢!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准备出国地原因还有我发现以我的条件在北京买不起房子了!是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这就是现实!2015年底,错过了买房上车地机会,现在已经很难上车了。
那段时间,周围好多结婚生孩子的朋友都在吐槽养孩子的不容易,一个个口口声声说着只要孩子健康就可以了,可是呢?却不停的报班,几乎周末都在学习中渡过,才3岁的小朋友就已经英语学到完成式,钢琴弹到感觉好难的曲子,虽然有房子,也在不停的看学区房,考虑换房,让孩子上学可以有个好点的学区。在这个大环境下,我能感到每个妈妈的那种焦躁。我开始问自己,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有了孩子我是不是也会变成一个焦躁的妈妈?
也许,出国,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逃避吧。
然而,面对出国第一个问题就是年纪,我已33周岁了,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是35虚岁,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大龄了,虽然内心不愿承认,但这就是试试,学习能力下降,适应能力也下降,精力集中的能力也下降,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突破,能不能坚持下来。除此之外,还要面对父母,面对他们的不理解,面对他们对于我还不结婚的质疑,我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败下阵来。
时间到了2017年初,那会儿,遇到了ZWW先生,我们从朋友变成情侣,非常幸运的是,他对于我出国的想法举双手支持,于是,出国留学变成了两个人一起要考虑的事情,出国的想法也更加坚定,目标也好似清晰了一些。出国留学,以及留学之后要何去何从,我们一致认为目前先考出去最重要。然而我也明白,虽然ZWW先生支持又配合,甚至愿意因为我而对自己的规划进行调整,但是自己的行动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接下来,我着手为了出国做了以下准备。
1.换部门。这个费了老大劲,之前的部门政治环境太恶劣,加班时间长,绩效工资低,领导恶心。找机会重新换了一个部门,在这个部门我可以脱密(变成不是涉密人员,这样将来出国的话可以直接走,如果是涉密人员辞职后,你的护照在原单位要放1-2年),明年可以过脱密期。
2.网上找了学习托福雅思的课程资料。
3.调整作息时间,用早晨的时间学习。我心脏不好,如果晚上超过11点睡觉,第二天会特别难受,心悸。所以只能早睡早起,保证6点半起床学习一个小时。
4.换房子,换到距离单位骑自行车20分钟之内。
5.开始重新写毛笔字,我想着说不定过去可以靠这个挣点钱。
6.开始健身,打算请私教,但是没有离家近的,打算在单位附近找一个。
7.存钱,并着手学习理财知识。
经过了大半年断断续续的学习,英语的进步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不能百分百集中精力,学习的效率也不太高,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要努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英语托福和GRE考试。
在这里记录下来这些心情,请自己好好把握时间!
在北京,挣着中等偏下的工资,每天的工作也较为单一,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却没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的技术前沿知识;单位内耗太大,各种不必言明的斗争此起彼伏,即使努力划清界限也很难让自己置身世外,牺牲掉自己的一部分利益都不行;对于未来没有职业规划,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似乎已经看到退休时候的样子;面对帝都高昂的房价,听着同事们不菲的教育投入,再看看每个月到手的可怜的工资,时常感觉到无力和绝望。 2015年我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车祸,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我开始用这段时间考虑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或者说是总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的人,然而,工作之后,似乎这些都不在了。曾经悲观的总结自己的工作是:边缘厂所、边缘专业、边缘性别,我开始变得自卑、闭塞、焦虑。整个人陷在情绪里面怎么也出不来。在躺着的这些日子里,看了不少书,看了不少文章,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认真考虑我将来该怎么办。
我曾经试过网上投简历找工作,然而没有收到任何回音。我想起来曾经在刚刚上研究生时候准备雅思考试出国,那段时间,真的非常想出国,想法也很单纯,出去看看,开阔视野,不过最终败在了自己的懒,懒的学英语,懒的查学校,懒的写申请,加上那个时候认为出国只是有钱人和学霸的选择(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偏见),以及自己所选择的研究生导师在我们学校我们专业还算牛,于是,这个想法慢慢就被冲淡了,在躺在床上养伤的日子里,出国这个想法又跑出来,非常强烈非常清晰。
除此之外,也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大龄、未婚、资质平平、资历平平、经济一般(负担不起买房),功利地认为也许出国留学之后,可以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因为以目前我的状态似乎也已经不能再坏了,出国这个险值得冒一下。也许上学之后,年纪增加,工作会更加难找,但是一想到我有可能会结识到不一样的人,会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这个将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人生苦短,过的有意义也许比较重要呢!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准备出国地原因还有我发现以我的条件在北京买不起房子了!是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这就是现实!2015年底,错过了买房上车地机会,现在已经很难上车了。
那段时间,周围好多结婚生孩子的朋友都在吐槽养孩子的不容易,一个个口口声声说着只要孩子健康就可以了,可是呢?却不停的报班,几乎周末都在学习中渡过,才3岁的小朋友就已经英语学到完成式,钢琴弹到感觉好难的曲子,虽然有房子,也在不停的看学区房,考虑换房,让孩子上学可以有个好点的学区。在这个大环境下,我能感到每个妈妈的那种焦躁。我开始问自己,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有了孩子我是不是也会变成一个焦躁的妈妈?
也许,出国,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逃避吧。
然而,面对出国第一个问题就是年纪,我已33周岁了,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是35虚岁,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大龄了,虽然内心不愿承认,但这就是试试,学习能力下降,适应能力也下降,精力集中的能力也下降,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突破,能不能坚持下来。除此之外,还要面对父母,面对他们的不理解,面对他们对于我还不结婚的质疑,我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败下阵来。
时间到了2017年初,那会儿,遇到了ZWW先生,我们从朋友变成情侣,非常幸运的是,他对于我出国的想法举双手支持,于是,出国留学变成了两个人一起要考虑的事情,出国的想法也更加坚定,目标也好似清晰了一些。出国留学,以及留学之后要何去何从,我们一致认为目前先考出去最重要。然而我也明白,虽然ZWW先生支持又配合,甚至愿意因为我而对自己的规划进行调整,但是自己的行动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接下来,我着手为了出国做了以下准备。
1.换部门。这个费了老大劲,之前的部门政治环境太恶劣,加班时间长,绩效工资低,领导恶心。找机会重新换了一个部门,在这个部门我可以脱密(变成不是涉密人员,这样将来出国的话可以直接走,如果是涉密人员辞职后,你的护照在原单位要放1-2年),明年可以过脱密期。
2.网上找了学习托福雅思的课程资料。
3.调整作息时间,用早晨的时间学习。我心脏不好,如果晚上超过11点睡觉,第二天会特别难受,心悸。所以只能早睡早起,保证6点半起床学习一个小时。
4.换房子,换到距离单位骑自行车20分钟之内。
5.开始重新写毛笔字,我想着说不定过去可以靠这个挣点钱。
6.开始健身,打算请私教,但是没有离家近的,打算在单位附近找一个。
7.存钱,并着手学习理财知识。
经过了大半年断断续续的学习,英语的进步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不能百分百集中精力,学习的效率也不太高,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要努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英语托福和GRE考试。
在这里记录下来这些心情,请自己好好把握时间!
![]() |
小小杨画作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