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的地球神奇一刻
查看话题 >好风景是不等人的,必须得去阿勒泰一趟了
想起很多地方,小时候梦想环游世界,是因为看了《人生必去得100个地方》,越看越兴奋,新鲜得世界摆在面前,让人不得不动心。
后来,通过看电影看书了解世界,看了《情书》,对小樽念念不忘,看了《诺丁山》,就想去英伦小镇住几天,看《木乃伊》,对沙漠中的金字塔、尼罗河神秘美丽的风景充满幻想。
最开始知道阿勒泰时看了李娟写的《我的阿勒泰》,一直生活在北疆极荒之地的女孩,在到处收集来的纸片上用密密麻麻的字写下她的生活和领悟,像一阵清风拂面,既感受到一些情绪得共鸣,又在她得文字下,对阿勒泰情有独钟。
有人这样毒舌:“写乡村的都是城里人,写城市的都是乡下人,写苦旅的都是些自驾行公费游的,写边远地区家乡故里的都是些小商贩——尽想着怎么兜售民俗风情,即使没在脑袋边插一朵比脑袋更大的花来逢迎,写些狼啊獒啊之类的也藏不住媚态。”
但李娟不一样,她得文字与内容都是自然,世界得光啊云啊树啊都从她得笔下经过,又毫无夸饰得呈现在读者面前,好像在一个遥远未知的地方,在平行的时空里,有人帮你走不一样的路,看不一样的天,你丝毫没有错过这些美感。
“上面是天,深蓝明净;下面是草场,一碧万顷;森林在右边浩荡,群山在左边欺负;身边河流淙淙,奔淌不息;前面是山谷的尽头,后面是山谷的另一个尽头;自己的马,自己的牛羊,自己的骆驼,在不远处静默......还有比这个更美妙的酒席吗?所有人高谈阔论,一阵又一阵的歌声直冲云霄,再一声一声落地,一句一句叹息。”
《我的阿勒泰》
是这样的阿勒泰吗?
又记得在下夏牧场上,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两只没尾巴的小耗子在草丛里试探拱一株草茎。世界那么大。外婆柱杖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那暂时的欢乐,因这“暂时”而显得那样悲伤。
《我的阿勒泰》
生命的小在世界的大面前
总有种一期一会的哀情
我就喜欢这样慢悠悠地走啊走啊,没有人,走啊走啊,还是没有人。没有声音,停下来,侧耳仔细地听,还是没有声音。 回头张望脚下的山谷,草甸深厚,河流浓稠。整个山谷,碧绿的山谷,闪耀的却是金光。 这样慢悠悠地走,没有声音,还是没有声音,不寂寞,反倒有着悄然盛放的窃喜。
《阿勒泰的角落》
图瓦人的尖顶小屋错落有序的分布在草原上
牛马悠闲的吃草
炊烟在晨曦中冉冉升起
一切静谧美好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空空寂寂。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的。
《阿勒泰的角落》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住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
放羊是辛苦的。上午十点左右出发,赶着羊群在沙漠里四处走动,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了才把羊群赶回来。
我问居麻:“放羊的时候你都在干些什么?”
他说:“放羊。”
我真蠢。 ——荒野茫茫,四下无物,还能干什么?当然只能骑着马跟着羊群走来走去了!
居麻感慨地说:“傻瓜一样!我就像个傻瓜一样!羊到哪里,我也到哪里!七个小时,一天七个小时!”
《冬牧场》
阿勒泰,不是冷冰冰的百科: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而是鲜活的,充满人情味,让人在自然中对话,感悟生活的阿勒泰。
星野道夫说:“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而有些地方,光就在那里存在。
后来,通过看电影看书了解世界,看了《情书》,对小樽念念不忘,看了《诺丁山》,就想去英伦小镇住几天,看《木乃伊》,对沙漠中的金字塔、尼罗河神秘美丽的风景充满幻想。
![]() |
最开始知道阿勒泰时看了李娟写的《我的阿勒泰》,一直生活在北疆极荒之地的女孩,在到处收集来的纸片上用密密麻麻的字写下她的生活和领悟,像一阵清风拂面,既感受到一些情绪得共鸣,又在她得文字下,对阿勒泰情有独钟。
![]() |
有人这样毒舌:“写乡村的都是城里人,写城市的都是乡下人,写苦旅的都是些自驾行公费游的,写边远地区家乡故里的都是些小商贩——尽想着怎么兜售民俗风情,即使没在脑袋边插一朵比脑袋更大的花来逢迎,写些狼啊獒啊之类的也藏不住媚态。”
但李娟不一样,她得文字与内容都是自然,世界得光啊云啊树啊都从她得笔下经过,又毫无夸饰得呈现在读者面前,好像在一个遥远未知的地方,在平行的时空里,有人帮你走不一样的路,看不一样的天,你丝毫没有错过这些美感。
![]() |
“上面是天,深蓝明净;下面是草场,一碧万顷;森林在右边浩荡,群山在左边欺负;身边河流淙淙,奔淌不息;前面是山谷的尽头,后面是山谷的另一个尽头;自己的马,自己的牛羊,自己的骆驼,在不远处静默......还有比这个更美妙的酒席吗?所有人高谈阔论,一阵又一阵的歌声直冲云霄,再一声一声落地,一句一句叹息。”
《我的阿勒泰》
是这样的阿勒泰吗?
![]() |
又记得在下夏牧场上,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两只没尾巴的小耗子在草丛里试探拱一株草茎。世界那么大。外婆柱杖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那暂时的欢乐,因这“暂时”而显得那样悲伤。
《我的阿勒泰》
生命的小在世界的大面前
总有种一期一会的哀情
![]() |
我就喜欢这样慢悠悠地走啊走啊,没有人,走啊走啊,还是没有人。没有声音,停下来,侧耳仔细地听,还是没有声音。 回头张望脚下的山谷,草甸深厚,河流浓稠。整个山谷,碧绿的山谷,闪耀的却是金光。 这样慢悠悠地走,没有声音,还是没有声音,不寂寞,反倒有着悄然盛放的窃喜。
《阿勒泰的角落》
图瓦人的尖顶小屋错落有序的分布在草原上
牛马悠闲的吃草
炊烟在晨曦中冉冉升起
一切静谧美好
![]() |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空空寂寂。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的。
《阿勒泰的角落》
![]() |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住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
放羊是辛苦的。上午十点左右出发,赶着羊群在沙漠里四处走动,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了才把羊群赶回来。
我问居麻:“放羊的时候你都在干些什么?”
他说:“放羊。”
我真蠢。 ——荒野茫茫,四下无物,还能干什么?当然只能骑着马跟着羊群走来走去了!
居麻感慨地说:“傻瓜一样!我就像个傻瓜一样!羊到哪里,我也到哪里!七个小时,一天七个小时!”
《冬牧场》
![]() |
![]() |
![]() |
阿勒泰,不是冷冰冰的百科: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而是鲜活的,充满人情味,让人在自然中对话,感悟生活的阿勒泰。
星野道夫说:“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而有些地方,光就在那里存在。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