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希尔伯特教授》——一本激发数学潜能的侦探小说

——一本激发数学潜能的侦探小说?
没看错吧,一本侦探小说能激发数学潜能吗?
是的,你没看错。这个基于真实事件,而又有虚构情节的谋杀案,的确可以启发你的数学潜能。好奇的,想知道答案的请往下看!
——为什么希尔伯特教授要被谋杀?
也许他给数学家们提出的任务太难了吧!(偷笑)

希尔伯特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提出了新世纪数学家应当努力解决的23个数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
希尔伯特的23个数学问题是:
(1)康托的连续统基数问题
(2)算术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
(3)只根据合同公理证明等底等高的两个四面体有相等之体积是不可能的
(4)两点间以直线为距离最短线问题
好吧,我们就只列出前4个吧,因为所有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很可能是全部)同学都看不懂。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希尔伯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在这次数学大会上,他提出了那句令人类振奋的话:“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也必将知道!”

后来这句话被刻在了希尔伯特的墓碑上。

——看看本案的嫌疑人

上图是本书嫌疑人的名单,考虑到剧透的问题,所以名字和头像的对应关系是打乱的。案发时间是午夜12点的夜宵时间,由于与会的数学家们都在现场,所以也就都被列入了嫌疑人的名单。

根据现场来看,凶手只有短短的20秒作案时间。所以,现场与希尔伯特教授的距离小于20米的人:就!是!凶!手!
——调查与取证

好吧,要知道嫌疑人都是数学家,所以他们的笔录竟然都是:数!学!题!
负责本案的探长是彻底的头大了,不过相信你可以通过解题找到犯罪的蛛丝马迹。
总之,凶手就在其中,而且关键的数字是:20!
——最后说说你的数学潜能吧!
这是一本166页厚的书,为了找到谋杀希尔伯特教授的凶手,你一定解决了书中的数学题。当然,这本书并不能让你次次数学考试都能得一百分,但是,这本书却能让你了解数学的神奇、数学的美丽以及数学家们的眼界和情怀。

比如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数学家,本想在12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在翻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段数学证明似乎存在某些问题。他要用自己最后的时间,把自己想到的数学证明记录下来。他一直写到天亮,当他最终写完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因为数学让他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数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数学家们把自己思考的结果用数学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看这个世界。不论自己是不是会犯错误,敢于站上他们的肩膀,这就是我们的数学潜能。
——重要提示
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侦探小说来读,适合三年级以上的同学阅读。
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数学侦探小说来读,适合初一年级以上的同学阅读。
如果你把本书当说一本数学家的故事来读,适合0-99岁读者阅读。
(by 胖叔叔)
购买戳: 《谁杀死了希尔伯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