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 2 分钟 「获赠」四款恶意 apps?
![]() |
中国的!中国近年怒推共享充电宝及充电桩消费模式,即是充电租借服务;包括商场、机场、车站、餐厅等随处可见共享充电宝或充电桩服务,然而也常传出这些共享充电宝服务会悄悄地在你的手机安装不明程式。广州日报就事件进行了测试调查。
医院有「恶意」?
报道指,广州的史先生曾在一间医院裡,使用了充电桩服务;充电 2 分钟,竟被安装了四五款软件。
史先生称:「当时是付费充电,大约是一两元钱,扫码付款后,也不记得是点了什麽设置键,手机就开始安装软件。」他表示,那些软件各种类型都有,包括:贷款、线上金融、视频软件、浏览器。
然而,史先生没有接受充电桩的「好意」,反而立即拔除充电线,并把不明来历的软件删除。另有市民李小姐则指,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好狠慢,充电 10 分钟,只充了 2% 至 3%。
必须关注公众号
广州日报为共享充电服务进行了测试。从测试发现,共享充电宝服务,都要通过手机以 QR Code 扫描充电宝租借设备,并以微信或支付宝关注共享充电宝公众号,再交 $100 人仔按金,才可租借充电宝使用。
并非所有共享充电宝都提供充电线、收费不尽相同、充电宝容量也有差异;有的 3100mAh 可免费充电 30 分钟、之后每分钟 $1 人仔、$10 人仔封顶、充电线租借要 $10 人仔;有的 6000mAh 可免费充电 1 小时兼附充电线。
![]() |
免费比付费 充电更快?
报道又指出,测试了火车站的充电桩,收费免费的充电速度不同:$1 人仔充电 15 分钟仅充了 15%;免费的充电 10 分钟已有 15%。测试又发现,在医院裡的免费充电桩服务,列明会在手机安装推荐软件。
专家:不要开启 USB 调试
广州日报引述 360 手机卫士安全专家王冬指出,有充电桩要求手机开启 USB 调试,实际上这就是完全开放手机权限;一旦开启了,电脑、充电桩与手机相连,即可不经用户同意,安装手机软件或恶意程式;手机裡的支付账号、密码、联络人、照片等资料均中门大开被任意盗用。他建议用户尽量自备尿袋,即使要用共享充电服务,都不要开启 USB 调试。
私隐外洩属刑事?
市律师协会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赵善启律师称,倘若用户在公共手机充电服务被安装了恶意程式,这种行为涉及刑事犯罪,可以报警处理。
![]() |
赵氏续指,倘若付费充电效果不满意,也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款;如果共享充电宝在充电时发生爆炸,造成损害,也可要求赔偿。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