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历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奥斯卡外语片奖项的设立起始于1947年,因为颁奖典礼是在转年举行,所以第一部最佳外语片产生于1948年,最初的几年是以荣誉奖的形式颁发给一些优秀的外国电影,藉以提高世界各地观众对奥斯卡的关注,荣誉奖颁发至1955年结束。于1956年起,最佳外语片晋升为竞赛单元,组委会也正式制定评审办法。影迷圈中还流行这样的一句话:“每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可以不看,但最佳外语片一定要看。”,所以可见每届的最佳外语片均属质量上乘之作,相比较欧洲三大获奖影片的小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更接近于“雅俗共赏”。这里就不就获奖国家或地区做统计了(即获奖国家或地区的次数排序),因为前人已有过统计,还有就是越来越多的影片为合拍片,创作者来自多个国家地区,虽然多以出资方的国别断定是哪国影片,但单以这个标准划定并不是十分的有意义。所以,我这里只是就影片的导演做个统计,因为导演是不变量,截至目前91届奥斯卡颁发的全部71部最佳外语片中,维托里奥•德•西卡和费里尼在奥斯卡外语片历史上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超级巨星,他们各以4部影片并坐第一把交椅,英格玛•伯格曼以3部位居次席,拿过2次的日本的黑泽明和法国的雷内•克莱芒也紧随其后位列三甲之内,其余的导演都只有1次获奖。这次本想将每一部影片都做一个评论,但工作量确实之浩瀚,然照搬他人之见解又实非我所好,遂放弃,希它日有雅致,了今日未竟之事,现只将每一部电影的片名剧照截图附上。说到片名,本人是比较看重影片的海报和片头字幕的设计,好的海报和片头字幕为影片添色不少,所以自然而然地我会相应地给影片一个相对较高的初始分。观看电影时,我特别留意影片名字的大小,字体,颜色,布局还有和影片主题或影像的匹配度。从影片片名各个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时代、科技和艺术潮流的更迭对其的影响。四、五十年代有的喜欢用夸张的艺术和变形字体;六十年代片名形式开始趋于简洁,名字只是做了微变形;八、九时年代多采用彩色字体,尤以蓝色居多,有的借鉴了霓虹灯的效果;两千年以后,片名整体风格偏冷淡风,多为简洁的黑底白字,字体也规规矩矩,内敛、不张扬成为主流。

1948年第20届: 《擦鞋童》 意大利 1949年第21届: 《文森特先生》 法国 1950年第22届: 《偷自行车的人》 意大利 1951年第23届: 《玛拉帕佳之门》 法国、意大利 1952年第24届: 《罗生门》 日本 1953年第25届: 《禁忌的游戏》 法国 1954年第26届: 未颁奖 1955年第27届: 《地狱门》 日本 1956年第28届: 《宫本武藏》 日本 1957年第29届: 《大路》 意大利 1958年第30届: 《卡比里亚之夜》 意大利 1959年第31届: 《我的舅舅》 法国 1960年第32届: 《黑人奥菲尔》 法国 1961年第33届: 《处女泉》 瑞典 1962年第34届: 《犹在镜中》 瑞典 1963年第35届: 《花落莺啼春》 法国 1964年第36届: 《八部半》 意大利 1965年第37届: 《昨日、今日、明日》 意大利 1966年第38届: 《大街上的商店》 捷克斯洛伐克 1967年第39届: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法国 1968年第40届: 《严密监视的列车》 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第41届: 《战争与和平》 苏联 1970年第42届: 《焦点新闻》 阿尔及利亚 1971年第43届: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意大利 1972年第44届: 《费尼兹花园》 意大利 1973年第45届: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法国 1974年第46届: 《日以继夜》 法国 1975年第47届: 《我记得,想当年》 意大利 1976年第48届: 《德尔苏·乌扎拉》 苏联 1977年第49届: 《黑与白》 象牙海岸 1978年第50届: 《罗莎夫人》 法国 1979年第51届: 《抛开你的手帕》 法国 1980年第52届: 《铁皮鼓》 联邦德国 1981年第53届: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苏联 1982年第54届: 《梅菲斯特》 匈牙利 1983年第55届: 《重新开始》 西班牙 1984年第56届: 《芬尼与亚历山大》 瑞典 1985年第57届: 《危险行动》 荷兰 1986年第58届: 《官方说法》 阿根廷 1987年第59届: 《战火葬童年》 荷兰 1988年第60届: 《芭比圣宴》 丹麦 1989年第61届: 《征服者佩尔》 丹麦 1990年第62届: 《天堂电影院》 意大利 1991年第63届: 《希望之旅》 瑞士 1992年第64届: 《地中海》 意大利 1993年第65届: 《印度支那》 法国 1994年第66届: 《四千金的情人》 西班牙 1995年第67届: 《毒太阳》 俄罗斯 1996年第68届: 《安东妮雅家族》 荷兰 1997年第69届: 《给我一个爸》 捷克 1998年第70届: 《角色》 荷兰 1999年第71届: 《美丽人生》 意大利 2000年第72届: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西班牙 2001年第73届: 《卧虎藏龙》 中国台湾 2002年第74届: 《无主之地》 波斯尼亚 2003年第75届: 《情陷非洲》 德国 2004年第76届: 《野蛮的入侵》 加拿大 2005年第77届: 《深海长眠》 西班牙 2006年第78届: 《黑帮暴徒》 南非 2007年第79届: 《窃听风暴》 德国 2008年第80届: 《伪钞制造者》 奥地利 2009年第81届: 《入殓师》 日本 2010年第82届: 《谜一样的双眼》 阿根廷 2011年第83届: 《更好的世界》 丹麦 2012年第84届: 《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 伊朗 2013年第85届: 《爱》 奥地利 2014年第86届: 《绝美之城》 意大利 2015年第87届: 《修女艾达》 波兰 2016年第88届: 《索尔之子》 匈牙利 2017年第89届: 《推销员》 伊朗 2018年第90届: 《普通女人》智利 2019年第91届: 《罗马》墨西哥
注:文中所列的年份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间Tn,通常影片的上映年份是其前一年Tn-1。 另外奥斯卡和影片基本信息(片名、导演、年份、国家等)是综合了来自于IMDB,豆瓣,时光网,Wikipedia和百度等网站的信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