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它老了
地坛,它老了
离开北京已经5年了。毕业了,去的机会也就少了。
前段时间,借着工作出差的机会又去了一趟北京。这一次,是我一个人,没有最初上学的那般无知,也没有研究生那时的步履匆匆。
挤过车站拥挤的人潮,在工作日的下午时分来到了一个不是那么起眼的地坛公园。估计很多人知道地坛公园都是因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也是。
在北京的那三年时光,没有空出时间来好好欣赏这里的景,遗漏了许多。不过也给了我重新认识的机会。
正值炎夏,地坛公园的大门处没有故宫等的人头攒动,除了阳光与它的静谧,别无其他。2元的通行证帮助我迈过了那道大门。大门里面依旧是静谧,我撑着伞慢慢走向深处。树木葱郁,很阴凉,倒是那把伞显得多余。活动区老人带着小孩在那停留休息或玩耍。走着走着来到了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倒不是对这感兴趣,只是闲来无事,不如多看看。没有目的地走走看看,逛完之后只记住了八段锦这项养生运动。说来也巧,这之后不久就遇到一位98岁高龄天天打八段锦的老爷爷,而这也是他长寿的一个秘诀,好像就是特意为了让我加深印象的安排。
后来的道路上出现了荷花,养在大水缸里的荷花。没有成片飘着的荷花及荷叶清香,倒是应景,这确实是夏天呀!公园了道路两旁总能看见一些座椅,干干净净,让我想坐上去的感觉。确实,在树荫下,坐在木椅上,也是一件美好而简单的事。安静得看着地面上的鸽子啄食、嬉戏,原本以为只是胆大很空中下来玩的,不想往我的右手边一看,地面上好多鸽子,估计有几十只,还有游人给它们喂食。“信任这里的人,也许出了这个园子就说不定了。”我心想。偌大的院子里,估计也就这些鸽子最活跃了,吃吃玩玩,却让来这里的游人觉得十分有趣,不缺拍照喂食的,原来,生活在这里的鸽子却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快活许多。
歇够了,继续走,走到斋宫的门口。看到那砖红色的大门以及围墙,这里的历史沉淀便渐渐流露出来。只是可惜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围着它的高大围墙走一圈。我边走边想,之前是孤身一人去香山、颐和园等,现在还是一个人,时间相隔那么久,心境却还是一样。对着墙感慨,已不是第一次。人多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人少的时候,孤独还是孤独。只是久了,也就习惯了。这园子不也一样吗?在繁华如水的北京,人来人往,却还是这般安静。如果它有脚,定会跑到山上去,远离了这尘嚣。估计是老了,走不动了。
其实,它只是落寞了,从神坛跌落为人间的园子。想想曾经每年固定时间,总会出现一个天子在这里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只能叹息,如今科学取代了神灵,地坛的荣耀不再。
我看到的方泽坛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场地,除了几只鼎和香炉之外,没有其他的了。曾经在这里举行的盛大祭地仪式完全靠想象。待到正在修葺的皇祇室看到里面的摆件以及文字介绍后,略微能想象出那时的场景了,毕竟古装片这样的镜头不少。讽刺的是,电视中很多这样的镜头就意味着有大事要发生,无外乎刺杀、下毒等等。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的狗血剧情,还不是如这园子一般冷清。
走出这座园子,意味着工作将要继续。只是在园子里的短短时光,却仿佛时间是凝固的,让人可以忘却的享受。一旦出来,面对着烈日以及行人,我就得加快步伐,涌入人群中。离开后,甚是羡慕扎根那里的树木,此生都不用走出那座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