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格雷厄姆:如何有效创业

今天且听Y Combinator的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的的课堂问答环节!内容如下:
Q:一个非技术背景的创始人如何有效地管理一家创业公司?
A:这就要看初创公司是否涉及特定的细分领域。如果是一家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非纯技术型团队,比如Uber,他们的创始人并不是专业技术出身,但是却有着丰富的豪华轿车商业经验。
运作起来也能得心应手,无论是招募司机还是其他的事,非技术出身的创始人都需要包揽下来,这就便于负责技术的创始人只需要做iPhone版,iPhone和Android的软件开发,而这只占整体工作的一半不到。如果是一家纯技术创业团队,非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可以负责销售业务或者帮开发人员捎点咖啡和芝士汉堡。
Q: 你怎么看待商学院对于想要创业人群的价值?
A:基本没有价值。我知道这听起来很不客气,但是商学院的课程主要是关于管理的,而管理只有在项目已经足够成功时才是你应该关心的问题。所以,在创业初始阶段,你真正关心的只是产品开发,如果你想去学校充充电,最好选择一些产品设计开发院校,平心而论,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我以前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就是建议那些怀抱创业梦的人先去其他公司工作几年在考虑出来看,而事实上最好的学习如何创业的方法就是从现在开始直接试着去做。
当然,这么做也许会失败,同时你也会学的更快,所以不一定有价值。虽然现在的商学院正在努力回归这条以做而学的道路上。而在从前,商学院课程都只是为想要成为大公司的核心骨干的人而设计。从前的商业圈,要不就是大鳄,要不就是闻不见经传。
根本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创业型成长公司。直到苹果公司的出现,它改变了这一切,它证明了从一家鞋店也可以成长为商业巨头。它并没有屈服于原来那种两级的生态圈,而是做着他们擅长的事情并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改变并重新定义了整个创业圈。
Q:你说只有当公司足够成功时才需要考虑管理,那你如何管理公司创立初期招募的两个或三个成员?
A: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招募最初的团队以前公司就已经足够成熟,你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需要招募任何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早期招募的员工就像找创始人一样,他们应该和你一样对项目有着高度积极性,而不应该是你需要监督管理的人,这和普遍意义上的办公室不太一样,你应该视他们为你的共事者,而不是太多地限制管理他们。
Q: 这是否意味着一个需要被管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始团队之一?
A:你正在进行的工作正需要一些超级先进的技术才能支持,同时又有一些牛人恰好知道该怎么做。纵观世界,没人可以取代他了。招募这些牛人能让你如虎添翼,而他们恰好不是那种可以主动自发做事情的人。那你就需要提供相应的管理,鞭策和呵护。但是通常来说,那些在初创时期就具有自动自发特质的人就是你想要的创始成员。
Q: 你认为我们目前正处在市场泡沫中么?
A:我给你关于这个问题的两个回答。第一,请问一些在场的观众所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如何创办公司,关于这种问题,我比其他人都更有发言权,然后你现在问我的是一个不考虑观众是否感兴趣的记者才会问的问题。
当然我还是会回答这个问题,仅是价格被推高和市场泡沫,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泡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哄抬价格的手段,是一种市场参与者在明知股票或其他投资产品价格已被高估的情况下还在买入,对么?这样的事就发生在90年代后期,就像风投故意投那些乱七八糟的创业公司,想方设法把它们迅速上市,并在泡沫破灭前转手给散户投资者,当时的我就处于市场地震的震中。
相比较那次,现在发生的一切完全不同,价格爬升和估值过高的现象存在,但估值过高的想象并不都是市场泡沫。任何一件商品的价格都会在特定的周期里波动。肯定的是现在的物价的确是过高了。我们必须告诉大家,现在你筹到钱不等于说下次筹钱还会那么容易。谁知道中国经济何时会因崩溃而产生灾难性的大萧条。不管存不存在泡沫,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Q:在一些年轻人和成功的创业者中,我发现正在兴起一股趋势,就是他们不再只满足于创立一家伟大的公司,而是二十家,这种类似于做实验一样推出一大堆产品的创业公司正在不断兴起。
A:确实,现在有这么一个趋势,人们通过像实验室的方式来建立创业公司,这可能管用,Twitter就是这么开始的。其实我刚才是想说Idealab的,而不是IDEO,不小心说错了。Twitter以前是一家名叫Odeo的公司的附属项目。它本来是一个做播客的公司,你喜欢播客是吧?但播客真的可以做成公司吗?结果是像Evan发现的那样:并不是。
最后他们把Twitter从一个附属项目中独立出来,结果变成了一家很出色的公司。于是人们开始运行内部创业或者是附属项目做得好就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公司,这样做有用吗?如果有合适的人做的话,这还是很有可能管用的。不过在座的你们还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你得用自己的钱才行。
Q:您对于女性联合创始人在筹集资金时有什么建议?
A:女性创业者筹集资金相对比较难,这可能是一个事实。相关数据已经可以证明这一点。杰西卡(YC的一位女联合创始人)即将发布一系列针对女性创业者的报道,她们中大多数人也说筹集资金很难,还记得我说过筹集资金的方式吗?一定要让你的初创公司运营良好,这点尤为重要。VC在选项目时通常有自己的标准,当你并不是完全符合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让你的公司出类拔萃。
一两年前我发了一张关于创业公司的增长曲线图,但我并没说是哪个公司,我知道它会让人们开始好奇。它实际上是一个女性成立的创业公司,他们的融资相当困难,但他们的增长图表是惊人的,所以我就推了它,让风投会好奇,并问我那是谁,增长图表没有性别,所以如果VC首先看到增长图,并深深吸引他们。所以说做得好,才是所有创业公司的最终出路。
Q:现在我们在大学会学到什么?
A:文学理论,开玩笑的。老实说,我觉得我以前该学物理的,没学让我觉得很后悔。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某些原因让我觉得学电脑是件很酷的事,可能现在也还是挺酷的。学习写代码时我特别兴奋想想在卧室里就能写程序也是醉了。但是你不能建立真正的加速器,当然了,也许你也可以。
所以,对于物理吧,反正我就是挺痴迷物理的。或许吧,我都没想到这会对我创建公司有帮助。我是想说我其实也不知道这对创业有没有用。我想告诉你的是,只要你有兴趣,你就一定要追随自己的好奇心,管它有用没用呢,也许结果证明是有用的。
Q:那么在你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令你变得更加高效的习惯和方式是什么呢?
A:抚养孩子绝对是一个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因为基本剩不下什么时间。所以如果你想做完些什么事的话,你每次要完成的工作量就会很高。实际上很多有孩子的创始人们都很明白这一点,孩子让你变得非常专注,因为你毫无选择。
我不会推荐你仅仅为了让自己更高效而去生孩子。其实我觉得我不算高效。我有两种方式把工作做完,一种是在YC期间,我在YC的那种工作方式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就像我不得不设置一个申请截止日,然后人们按日子提交。
再然后就会有一堆等着我在固定时间前回复的申请,我也就不得不去看这些申请。我知道我如果不好好看的话,YC招进来的项目都会是些特别糟糕的创业公司。所以我就必须尽力去阅读并处理好这些申请。所以为了迫使我自己工作,我给自己设定了这种环境。
我做的另一种工作是写随笔,这件事完全是水到渠成的。我只是在街上闲逛,然后这随笔就自然而然地一点点出现在我脑海中了。我要么强迫自己做没什么意思的事情,要么就自然而然地做那些有意思的事情了。我根本没什么有用的技术能帮我变得高效,不好意思。如果你正在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根本不需要强迫自己变得高效。
Q:什么时候该把一个副业变成一家创业公司?
A:你自己应该最清楚。问题是什么时候你该把一个副业变成一家公司,它开始占据了你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你会感觉这个项目正在逐步开始变成一家真正的创业公司。你会说,天哪,我居然花了整天搞这个东西,这东西应该是个副业啊,完了,我考试这回一定挂了,怎么办!?对,就是这个时候,这个项目开始变成真正的创业公司了。
Q:就您的观点来看,哪种类型的公司不应该进孵化器?
A:当然是那些注定会失败还不思改进的公司,或者会成功,但是人品很差的那种公司。对于这样的团队,Sam(YC主席)也会很快把他们踢出去的。除了这些,我想不出其他的了。
因为很大一部分创始人会惊讶地发现不管他们正在做的业务有多不同,创业公司面对的问题居然那么多是如出一辙的,这些问题真是YC试图帮助大多数创业公司解决的共性问题而不是某一专题的问题。你能想象那些YC不会涉及的创业课程么?最后,我们会将创业公司进行分裂和融合。
Q:如果你雇了某个你很喜欢的人,你可能会对他有所偏爱,那么你是怎么处理那些盲点?
A:做一个创业公司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会出错,你不能期盼着事事完美,招一个你了解并且你很喜欢的人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开点小灶导致的那么一点点坏处。用数据来看,在所有最成功的创业公司里,很多人直接从自己的母校里直接招他们的员工。好的,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保罗·格雷厄姆
来源:猎云网
-
品味生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1 23: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