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时间工作法
生活中是拖延症晚期,怎么办?工作效率超低怎么办?生活自己不能掌控,处于被掌控阶段,怎么办?看着别人成功,好眼馋,怎么办?
当当当,全新产品上市,不要九千八,不要998,只要98,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开个玩笑,提高工作效率,治愈拖延症,自己掌握生活,增加成功概率。在这里给大家安利一个很好的工具,叫番茄工作法。
它原理是PDCA循环♻️就是制定计划-实施-改进-反馈检查-再定计划,这样不断循环。
计划,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一个计划单,这个是两张计划单。第一张是内容,工作任务清单,列好后,就不用放在脑子里了,清空大脑。第二张是时间清单,把任务按照番茄时间分割,也就是25分钟,预估一下需要几个番茄时间。好处1.大任务分割,降低压迫感,缓解拖延症。2.用时间推动,而不是任务推动。用番茄钟,了解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
执行阶段,需要注意两点一个是专注,一个是休息。专注即保证25分钟内,只做一件事。科普一下,心流状态,就是工作了一会儿,进入状态,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任务推进的很顺利。如果创作中出现心流状态,被打断,再次进入状态,需要10-15分钟。
可能遇到内部打断和外部打断,当遇到想法和念头打断,只需要把它记录在清单,不要立即去做。当遇到外部打断,解决办法是告知-协商-计划-答复。比如,我正在写一份报告,能不能20分钟后帮你复印呢?如果你很着急,能不能让别的同事帮忙?如果他答应等,可以在计划中加入待办事项,然后执行,去复印资料。
休息,每个番茄钟之后都要休息五分钟,以保证后续的番茄钟能完成。即使处于心流状态,也要休息。状态很好,为什么还要休息呢?因为休息避免思维沉浸在一点,增加全局思维的能力。还有两点要注意,1.休息时,不要用脑力,可以选择睡觉和冥想。2.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慢慢形成节奏感。
后期回顾,对比实际时间和预估时间,找出差距,总结经验,用到下一次的工作中。
原理,用倒计时的方法,巧妙调动人们的紧迫感,提升专注力。25分钟和5分钟的交叉使用,利于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替使用。适用范围是1.有整块的时间,至少半个小时以上。2.明确的问题,需要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编写一个大纲,分析阅读一本书。不需要思考的零碎的工作,不需要番茄钟,直接列一个清单就行了。
书中金句:
只有了解一个知识的局限性,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知识。——查理·芒格
当你能专注地完成任务,实际上就是在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那么,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