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旅行——深度游杭州
我们从绍兴到杭州乘坐了K开头的普快,因为少年说他没有坐过火车,想体验一下。很多年不坐这种车了,上车便觉得很挤,大包小包的东西挤满了过道,椅子也不似高铁动车的宽敞,果然人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原以为有一个半小时,谁知一个小时就到了,而且我们这车厢竟然没有报站,所以车停的时候少年还在睡觉,我急忙叫醒,拉着行李就下车......
下了车,少年就开始生气,我知道被猛然叫醒是非常难受了,于是软语好言哄劝着,然而他并不领情,愤怒地瞪着我。我便不再说了,拉着手走吧,人家两脚生根,不走了。我索性走下了台阶,于是他坐在台阶最高处,我坐在最低处,两人僵持了半天之后,我问,走不走?他不吭声。
我使出杀手锏:我数三下,不走我就走了。
一,他眼睛动了一下;
二,站了起来
三,开始往下走
......
(这样的情况在旅途中发生的次数并不少,所以我觉得带孩子的旅行是不是学习的过程不好说,但是一定是磨练的过程,磨练彼此的脾气,也磨练我们处理摩擦的能力,同时也是磨练他适应这种人在旅途的能力)
午后的天气闷热,到达四眼井却找不到住处,绕了半天才发现我们是舍近求远了,不过也见识了四眼井附附近各种小清新的青旅和客栈,每一处都非常美,可以住下虚度了时光而不必外出,你知道西湖就在身边,青山绿树就在四周。
我们住的青旅里养了一只温顺的大金毛和一只孤傲的肥猫,少年欢喜极了,一会儿逗狗一会儿摸猫,一会儿还与客栈的哥哥姐姐下起了围棋,感觉哪里都不用去了......
青旅是有这样的好处,有一种人与人的相处,不像酒店那样正式却冰冷。

病在客旅
这样的开始,应该预示着一个好的旅程,然而却出现了小插曲。
在大厅玩了许久才被劝回房间的少年洗完澡就开始叫冷,然后我一摸,额头滚烫。我去找了温度计一量,三十九度。附近也没有药店,我只能一遍一遍给他用温水擦,外面雨很大,敲打着窗户的雨棚,这样的客旅,我该是伤感了,所谓伺病听雨客栈中,然而我竟没有,我给他物理降温,而后计划着明日找药店买药或者去医院,然后在客栈休息等等事情,心里都是实际的打算。
于是我发现自己虽然怕事情发生,但是发生了,却能不慌不忙处理了,我比我自己想象的镇静果敢。
这一夜,他醒了好几次,我也没睡好。第二日却都早早就醒了。
他起来站都站不稳了,却要下去看狗狗。
下了一夜的雨,外面十分清凉干净,天很蓝,远处青青的山里有薄薄的雾气,虎跑路上湿漉漉落了许多叶子,有晨跑的人御风而过......

征求了他的意见,我带着他去西湖别处看看是否有药店,他同意了,一路跑着帮我找到了一辆小黄车,我骑车沿着虎跑路到了苏堤,时间太早,我想药店是没有开门的,问他要不要去西湖边玩玩,他说好。


清晨的苏堤人不多,一派悠闲自在,与我去年五月来时有天壤之别。
我问了一位环卫工人从苏堤出去是否有药店,他肯定地说,没有!
我们便重新打听,在净寺坐了公交车,经人告知,到了杭州市第一医院,挂号,验血,拿药,仿佛是在任何一个我们常驻的城市一样。

等化验结果的时间,出门买水看到了杭州图书馆,进去看了一会儿书,然后拿了药回到客栈......
吃了药他的烧就退了,又硬按着让好好睡了一觉,下午就已经恢复了八九成了,想来就是那天从绍兴到杭州,天气炎热,喝水少了......
(带着孩子旅行,不生病那就是非常好了,如果生了病,大人也不必太着急上火的,无非就和在自己的城市一样,看病吃药,只不过行程有些耽误罢了,然而何尝不是一种体验这座城市的方式呢。出门最好带上退烧药,孩子一生病就容易发烧。)
夜色西湖


因为答应带他去看西湖的音乐喷泉,所以下午醒来之后看他情况很好了,我们便去了。
湖滨的人真是不少啊,与清晨的虎跑路,苏堤天壤之别,喷泉的正中位置我们没有赶上,只在旁边远远看了看,然后看着太阳收起了光芒,云霞渐渐褪去了色彩,我们身上的汗慢慢被风吹干,西湖隐入了夜色,然而她并没有就此沉静,却刚刚是歌舞的开场而已,因而想到那句“西湖歌舞几时休”。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

西湖骑行
第三日的清晨,少年已经完全恢复了。我们便开始了计划已久的西湖骑行。西湖我之前来过的,但是人太多,走完苏堤就已经天晚,也无心再看,所以这次旅行就再次来到杭州,因为我到底也不能相信可以去天堂媲美的杭州会是我初次看到那样的不好。





我们从断桥出发,走了白堤,平湖秋月,西冷印社,苏小小墓,曲院风荷,苏堤,花港观鱼......
这天依然是很凉爽的天气,在西湖边上,我们坐着看山,看云,看画舫游人,看风推清波起伏,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风从荷叶间穿过,一一风荷举,少年把脚放在湖水里,坐在石头上喂鱼,我说,西湖底有两条蛇,一青一白,她们会变化成美丽的姑娘来到岸上......少年说,你说的是美女蛇吗?哈,他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故事。
湖边香樟树下有人架着四五个鱼竿一边垂钓一边喝茶闲聊,好不悠闲,偶尔有一只灰色蜻蜓停在鱼竿上,我捉住了,却又让它飞走了,直向雷峰塔的方向而去......




少年对此风光,诗兴大发,胡诌了好几首歪诗:
这么美的湖,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天儿,这么美的人儿......
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生病和痊愈,我们的心情都格外的好。



西湖有啥好呢?
李碧华在《青蛇》里借青蛇之口说,西湖本身毫无内涵,既不懂思想,又从不汹涌,简直就是个白痴。竟然赢得了骚人墨客的吟咏......
那么到底是西湖成就了文人的才情,还是文人成就了西湖的情韵,我想是一种相互的成全。
任何一处的风景,尤其是人文的,都不是单单用眼睛就能看到好的,看得到风景背后的人情,才是看到了意义,也能领略了好。
西湖的好也就是在这里,每一处都有一段长长的故事,连少年都会问,断桥是因为断了吗?可是它不断啊。白堤是因为是白色的吗?......自然我们会有一些故事来一起分享一下,在湖风山色里。
六和塔俯瞰钱塘江

午休之后,我们去了六和塔。我原是想去看钱塘江的,客栈老板说,六和塔就好啊,离这里很近,在塔上可以俯瞰钱塘江和钱塘江大桥。

少年对这座古塔非常感兴趣,拿了门票,数了层数,看见塔身,又一直在数,然后告诉我,妈妈,这个塔有十三层。
我于是在入口处问是否这样,工作人员说,这个塔外面看是十三层八面,里面是七层。
还是孩子仔细,我是没有数的,也没有想内外会有不同。
里面楼梯很陡,直上直下的感觉,偏是这种充满挑战的事情让少年十分兴奋,每一层我们都会出去走一圈,看水看山。到了最顶层后,江风山风吹得头发散乱,每个毛孔都清爽极了,江面平静,辽阔壮观,极目远望的畅意荡然胸间。


少年问,妈妈,为什么在这里,那些高楼看起来那么细,那么小,大船就像一片叶子。
我说,因为站得高,离得远。
而后我们说登高望远的传统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境。
他还问我,为什么这塔要叫六和塔?
我们一起百度了一下,然而我想他并不能理解所谓佛教的解释,但是这个不重要。
又问这个江为何叫钱塘江?
在六和塔院里有个钱王射潮的故事,说的正是这个来历,于是很容易就解释了。这个钱王就是吴越王钱鏐,一生功业千万,然而为人熟知的却是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有人说,钱王一介武夫,却说出这样句子,艳绝千古。公交车路过钱王祠,我便想起这句子。
九溪十八涧

这是在杭州的第四天了,我决定去一个有水又清凉的地方,那就是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有两个入口,一个是从龙井村进入,一个是从六和塔这边的九溪入口。早上我们因为想早早到就打了一个滴滴,结果司机有些懵,他知道六和塔这边的入口,但是导航却在一直告诉他龙井的入口,结果是他到了九溪入口,却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就跟着他一路开到了杨梅岭村子,经过的就是九溪十八涧,我觉得很像,就问了一个村名,果然就是,于是下车。
往前是龙井村和十里琅珰山,往后就是九溪十八涧,我们于是往后,开始缘溪而下。




溪水曲曲折折,清清浅浅,两边是笔直而上的水杉,有二十多米高,树干棕黑,树根扭曲如虬蛇,非常有原始森林的感觉。
因我们来得早,一路上只偶尔碰到几个人,声音只有溪水潺潺和知了的长吟。
少年一路丢石头,捡了树叶做船,看着它们曲曲折折顺着水流而下。在某处他捡了一块形似刀的石头,肯定地认为那是远古时期的石刀,一路欢欢喜喜拎着。


有诗曰: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正是九溪的实景。
少年在这里玩儿得非常畅快淋漓,裤子湿透了,光着屁股坐在湖边晒裤子,看湖面上紫红色的蜻蜓飞来飞去,情不自禁说:
妈妈,这里最美。
我说,是啊,最美的杭州不在西湖,在九溪了。





小河直街以及运河夜色
下午去了小河直街,是杭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其他江南的老街区建筑构造各方面都是差不多的,也并不长,夹在一条河的两边,所胜之处在于花草,两条小巷里摆满了各式的绿植和盆花,河边也是,只是这个季节,花开得不是很多,然而清新的风格还是很喜欢的。


少年在这里又生气了,原因是我让他用相机拍照,然后又指点了人家几下,人家不高兴了,说:
你总是想拍,给你拍好了,还让我拍什么。
下图就是嘟着脸生气呢。

从小河直街出来骑车找到了运河边的轮渡码头,坐了轮渡直到武林门码头。杭州的轮渡是那种画舫样子的,不是南京这样大的轮船。在运河上大约行了二十多分钟,不时经过一些拉着货物的长途船只,船尾上摆着一些鲜花绿植,少年说,那是运花的船吧。
我说,不是,是拉沙子或者煤的。那些花儿是装饰,就像我们家摆的绿植一样。因为开船押货的人们十几天甚至一个月都在船上,船就是他们的家,所以他们放了这些来装饰自己的家。
到武林门码头的时候,天色已晚,月亮也出来了,清清亮亮挂在天空中,夜色中运河的航船还在吃着很深的水前行着......
北方的运河已死,而南方的运河依然多姿多彩地活着。

最后一日的上午,我们去了附近的杭州动物园,而后就坐大巴往乌镇去了。
如果说绍兴是素朴清秀的小家碧玉,那杭州就是端庄娴雅的大家闺秀了。第一次的去杭州使我并没有看到杭州的美,而这一次来,我却细细领略了她的婉丽美好。这也许缘于我们所住的地方,四眼井在虎跑路上,往前可以到虎跑,六和塔,钱塘江,九溪,龙井,往后最近就是苏堤,而后就是西湖边的风光了,而无论是虎跑路还是南山路,又或者是从虎跑路左拐进入的一条路,都是满眼的绿色,香樟,枫杨,法国梧桐被江南的雨水滋润地绿滋滋,感觉滴下的雨水也是绿色的。
共享单车随处都是,如果是独自一人,骑车随便走,处处都是风光无限。南山路和雷峰塔映照西湖的夜景都非常美。
后记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深度游,因为少年生了病,我们去了医院,像普通市民一样度过了寻常却又不寻常的半天。又同时带孩子出游,不想太累,也不能一个接一个走马观花地看景,所以安排的是上去和下午凉快的时候出去,中午在客栈休息,孩子在玩儿的时候总会喜欢逗留,这种节奏又使得我慢下来,虽然未必景点都走到,但是却能比较细地感受一个城市。带孩子出游,不是只有诗意美好的,而且任何出游都不是,辛苦和奔波是旅行的常态,而诗意,悠闲与美好只是其中的点缀,就仿佛炎炎夏日午后的豪雨和清晨的清凉。那么为什么还要出去,因为喜欢,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