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张爱玲
主人公:曹七巧
摘抄:
“这些年了,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
读后感:
这是迄今为止读的张爱玲作品中最令我讨厌的一篇,简直是咬牙切齿、脊背发凉的读下来的。不是因为张爱玲写得太烂,而是主人公曹七巧实在令人憎恶,像跟她结了深仇大恨,恨不得狠狠给她两巴掌,如果她胆敢出现在现实世界里。反而言之,有句话说得好。你讨厌的那些人身上往往有你的缺点,因为你讨厌那样的自己,进而将这种情绪投射在与你相似的人身上。按照这个理论,我与曹七巧,倒有几分相似之处了。虽然我极不愿意承认。说到这里,竟有些同病相怜的同情心。
此人最最罪大恶极之处就在于,她有本领把生活中所有美好的、阳光的东西全部扼杀,一股脑拖进她那暗无天日的精神世界里,将她和身边沾她的人都变得极端负面和灰暗。这是非常可怕的本领,她靠在门板上,斜着眼,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戳着你的脑门子,甭管话题是什么,她寥寥三言两语,就仿佛哈利波特中的黑魔王一般,如一股黑烟袭过人的身体,从皮肤毛孔到五脏六腑,全部渗透着阴翳和暗黑。任凭你怎样挣扎也是妄想。
曹七巧出身普通商贩之家,阴差阳错当了大户人家姜家的二太太,不禁扬眉吐气,一心攥紧手里的银钱和地位,生怕别人提起她那下贱的出身,图谋她的钱财。一面又委屈自己嫁给了一个终身瘫痪生活无法料理的二少爷,终日在其他妯娌兄弟面前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挑刺找茬。弄得人人避之不及,生怕沾上她又被没来由的挖苦一顿。连自己的娘家哥嫂也不给好脸色看,一来怪他们把自己推进火坑,嫁了个活死人,二来怨他们看自己发达了,隔三差五来沾光、蹭吃喝,惦记她那点卖身钱。别说这才手里没什么钱。
终于盼到老太太和丈夫都死了,分了家,真金白银的拿到手,性子更加变本加厉了。“这些年了,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连她一向恋着的姜家三弟季泽打着感情牌来盘算她的银钱,她都忍无可忍,大发雷霆,把季泽骂得狗血喷头,从此再没进过她家的门。但也许,她最无法忍受的是生命中仅存的那一点点真情被利用的背叛感。从此,整个人便与世隔绝,义无反顾地背着黄金的枷锁,再将身边的人一同锁住,一起坠入命运的深渊。
祸害完别人,七巧开始祸害自己的一双儿女。她教唆儿子和女儿学会抽大烟,破坏儿子的婚姻,把儿媳活活怄死,又给他娶了新姨太太,千方百计把他留在家里。后来又气得姨太太生吞鸦片自杀。将女儿的婚事一误再误,误到三十岁,好不容易有个童世舫看上了姜家小姐,两人情投意合,又遭七巧强行拆散。任何人的出现,都是为图她的钱。一双儿女从此断了结婚的念想,死心塌地跟着七巧。她锁住自己,也将一双儿女牢牢锁紧。将他们一起拉入命运的深渊,仿佛我过得不幸福,你们统统别想幸福。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
似睡似醒间,七巧回想起自己的少女时代,想起了同在街道店铺的几个中意她的男子,她想着若嫁给其中一位,她的命运应该大不同。可惜,这已是走向死亡的一场缅怀的梦而已。“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后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