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身
从小学开始,我爸就很关注我的体育锻炼。
我爸很自律,常年早起锻炼身体,不声不响。
我家和中学操场仅隔一条马路,所以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爸就开始喊我起床去锻炼,先跑步,他跑的,我跑我的。然后去单杠区练臂力,吊着,看能坚持多久。
那段日子,我印象不深,只记得,红日缓缓上来,雾霭逐渐消散,安静的小街逐渐有人叫卖,时不时有些灯火和水声,向我昭示一天的降临。
那段日子,天气稍微热了,或者冷了,或者我不想起来,我爸也从来都不勉强我。
也记得无论寒暑,操场都有一个穿着红色背心和短裤的健硕大叔果敢的奔跑着,我爸说,那是我们厂的长跑健将,在市里跑10公里都是第一名的。
想来,那位大叔真是很时髦,不知道现在这个流行马拉松的年代,他有没有为自己再创战绩?
后来大一点了,就跟家附近的小伙伴们约好,每天6点操场见,三三两两,有男有女,美其名曰是打羽毛球早锻炼,其实是一种青春的懵懂吧!
那时候,健身还叫早锻炼。
那时候,操场上就有各种大妈跳广场舞。
那时候,体育老师总是在树下拿着一把剑,舞着。
那时候,操场还是无条件的向所有人开放,供大家晨练。
后来上了高中,连体育课都没上过。
大学,更是懒的堕落。
体能测试,我需要补考了握力、跳远、肺活量,还是求好朋友替我考的。
在经历了几次少吃就瘦,多吃就胖的反弹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喝水都会胖的体质。
于是,我开始尝试继续找回儿时早锻炼的感觉。
只是现在没有了免费的操场,没有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似乎锻炼身体成了特别奢侈又时髦的一件事。
早锻炼成了人们口中的“健身”。
喧嚣的大城市可以24小时让你血脉膨胀,虽然有日起日落,但其实也没有日起日落。
于是,锻炼不再发生在早晨,也不再出现在操场,更多是下班后去健身房。
每一个人都是孤单的个体,自助式的锻炼方式,挑战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毅力。
健身房,有太多锻炼5分钟,拍照半小时的例子。
也有太多只上了一节课就消失无踪的人。
还有只是来洗澡的大爷大妈们。
但是也有这样一种人,一种喜欢把一切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大腹便便的堂客们却可以双手倒立撑起瑜伽非常高难度的动作,白发苍苍的爹爹们却可以穿着拉丁舞鞋自如的跳各种舞步,还有举着铁,发出“啊,啊“大叫的肌肉男,带着拳套身材苗条的萌少女。
健身房没有了原来小操场上熟人间的热络,练完就走的课程,惨烈的氛围,让锻炼更高效。
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不必应酬,节约时间。
尤其对朝九晚五生活规律,还一吃就胖的上班族。
从5年前的第一张健身卡开始,我平均每周会去健身房三次,以有氧、操课、瑜伽为主,几乎不跑步,不做任何器械,从不节食,最瘦的时候90斤。
30岁后,我发现体重一直在96-98左右,很是苦恼。
于是从今年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并增加了无氧力量和每周的跑步,目前为止,体重依旧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很焦躁,也感慨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
其实,锻炼身体,一点也不好玩,不只是过程痛苦吃力,而是这是一件你需要多花精力去乔的一件事。所以,身材好的明星真的很多,因为他们可以有大段空余的时间去集中锻炼,还可以同时锻炼好几个项目。
还有或者是自由职业者,弹性工作制的人,只要他们愿意坚持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锻炼效果。
但是一个上班族,如果还有家庭,锻炼身体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锻炼还是个需要坚持的事情。
还有大家对锻炼的一些误区,比如锻炼了就可以随便吃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根据自身的体质来看的,如果你的基础代谢很高,可以随便吃,不然,一个肉松面包大概需要40分钟的慢跑才可以代谢掉。
而基础代谢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变缓,所以需要补充力量练习来提高代谢能力。
就这样,锻炼身体失去了小时候的温情,青春期的悸动,逐渐转为一件很丧的事情。
朋友的卡到期就不再续了,因为没怎么坚持,也因为肥没有减下来。
总而言之,我却走上了一条要把锻炼身体坚持一辈子的道路,为身材,也不为身材,为健康,也不为健康,为充实,也不为充实。
因为,只有每每想起健身这件事要坚持一辈子,才会有”燃“的感觉。
丧的时代,我想我会跟我的身体好好相处,也会跟健身继续博弈,也会跟自己的毅力继续共生。
到油尽灯枯,想想自己有一件事坚持了一辈子,应该会回光返照的愈加浓烈。
我爸很自律,常年早起锻炼身体,不声不响。
我家和中学操场仅隔一条马路,所以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爸就开始喊我起床去锻炼,先跑步,他跑的,我跑我的。然后去单杠区练臂力,吊着,看能坚持多久。
那段日子,我印象不深,只记得,红日缓缓上来,雾霭逐渐消散,安静的小街逐渐有人叫卖,时不时有些灯火和水声,向我昭示一天的降临。
那段日子,天气稍微热了,或者冷了,或者我不想起来,我爸也从来都不勉强我。
也记得无论寒暑,操场都有一个穿着红色背心和短裤的健硕大叔果敢的奔跑着,我爸说,那是我们厂的长跑健将,在市里跑10公里都是第一名的。
想来,那位大叔真是很时髦,不知道现在这个流行马拉松的年代,他有没有为自己再创战绩?
后来大一点了,就跟家附近的小伙伴们约好,每天6点操场见,三三两两,有男有女,美其名曰是打羽毛球早锻炼,其实是一种青春的懵懂吧!
那时候,健身还叫早锻炼。
那时候,操场上就有各种大妈跳广场舞。
那时候,体育老师总是在树下拿着一把剑,舞着。
那时候,操场还是无条件的向所有人开放,供大家晨练。
后来上了高中,连体育课都没上过。
大学,更是懒的堕落。
体能测试,我需要补考了握力、跳远、肺活量,还是求好朋友替我考的。
在经历了几次少吃就瘦,多吃就胖的反弹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喝水都会胖的体质。
于是,我开始尝试继续找回儿时早锻炼的感觉。
只是现在没有了免费的操场,没有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似乎锻炼身体成了特别奢侈又时髦的一件事。
早锻炼成了人们口中的“健身”。
喧嚣的大城市可以24小时让你血脉膨胀,虽然有日起日落,但其实也没有日起日落。
于是,锻炼不再发生在早晨,也不再出现在操场,更多是下班后去健身房。
每一个人都是孤单的个体,自助式的锻炼方式,挑战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毅力。
健身房,有太多锻炼5分钟,拍照半小时的例子。
也有太多只上了一节课就消失无踪的人。
还有只是来洗澡的大爷大妈们。
但是也有这样一种人,一种喜欢把一切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大腹便便的堂客们却可以双手倒立撑起瑜伽非常高难度的动作,白发苍苍的爹爹们却可以穿着拉丁舞鞋自如的跳各种舞步,还有举着铁,发出“啊,啊“大叫的肌肉男,带着拳套身材苗条的萌少女。
健身房没有了原来小操场上熟人间的热络,练完就走的课程,惨烈的氛围,让锻炼更高效。
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不必应酬,节约时间。
尤其对朝九晚五生活规律,还一吃就胖的上班族。
从5年前的第一张健身卡开始,我平均每周会去健身房三次,以有氧、操课、瑜伽为主,几乎不跑步,不做任何器械,从不节食,最瘦的时候90斤。
30岁后,我发现体重一直在96-98左右,很是苦恼。
于是从今年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并增加了无氧力量和每周的跑步,目前为止,体重依旧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很焦躁,也感慨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
其实,锻炼身体,一点也不好玩,不只是过程痛苦吃力,而是这是一件你需要多花精力去乔的一件事。所以,身材好的明星真的很多,因为他们可以有大段空余的时间去集中锻炼,还可以同时锻炼好几个项目。
还有或者是自由职业者,弹性工作制的人,只要他们愿意坚持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锻炼效果。
但是一个上班族,如果还有家庭,锻炼身体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锻炼还是个需要坚持的事情。
还有大家对锻炼的一些误区,比如锻炼了就可以随便吃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根据自身的体质来看的,如果你的基础代谢很高,可以随便吃,不然,一个肉松面包大概需要40分钟的慢跑才可以代谢掉。
而基础代谢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变缓,所以需要补充力量练习来提高代谢能力。
就这样,锻炼身体失去了小时候的温情,青春期的悸动,逐渐转为一件很丧的事情。
朋友的卡到期就不再续了,因为没怎么坚持,也因为肥没有减下来。
总而言之,我却走上了一条要把锻炼身体坚持一辈子的道路,为身材,也不为身材,为健康,也不为健康,为充实,也不为充实。
因为,只有每每想起健身这件事要坚持一辈子,才会有”燃“的感觉。
丧的时代,我想我会跟我的身体好好相处,也会跟健身继续博弈,也会跟自己的毅力继续共生。
到油尽灯枯,想想自己有一件事坚持了一辈子,应该会回光返照的愈加浓烈。
-
豆友216310925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27 09: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