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一种生活态度——《极简》读后感
极简——一个有点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词,一种蠢蠢欲动让我有些急切地翻开这本书,也许读之前我就有种它会改变我的预知吧。The more of less——这是书的英文名字,也许从英文名中我们能领略到它的含义——从更少中获得更多。
极简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尽量少的东西,只保留我们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让我们从收拾、整理、维护大量用不着或用处不大的物品的时间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或有意义的东西。
看到这个,脑中有什么东西炸裂开来,原来是这么回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尽情消费的鼓吹,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销售者似乎都达成了统一战线,一遍遍地告诉你买这个吧,买那个吧,这会让你快乐!可事实并非这样。感兴趣的东西就买,可真正买了,可能会有一时的欣喜,但满足感并没有提高多少……原来这都是陷阱……也许买回来的也仅仅是感兴趣的或被吸引的,未必就是内心真正渴望和需要的。
是时候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审视下自己,到底什么是我真正需要的,有哪些是可以被舍弃的。也许是父母的影响,从没仔细思考过要对拥有的东西进行精简,他们那一辈人,是从那个特殊年代过来的人,什么都不舍得扔,什么都要留着,因为那真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填饱肚子都很难保证……囤积物品成为他们内心获得安全感的必然选择。我耳濡目染地也继承了这一点,虽不是全部,但也能从我身上找到这些痕迹,比如小学课本都还留着,小时候的玩物也都还留着,blablabla……以至于父母家里到处都塞得满满当当,在那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现在想想这是一大原因罢。
极简是一种态度,应当渗透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想了一下,这两年我几乎把其他爱好都精简了,游戏基本不玩,尤其是实况,太耗时间;电影基本不看了,只是有好片子的时候带老婆去电影院浪漫一下;电视剧基本控制在一年就看3、4部最精品的;音乐也听的少了,不太主动去四处找歌了,只是听到好听的或朋友推荐的才去听;围棋基本只关注下重大比赛的新闻了,棋谱都很少看了,直播更是没时间了;足球赛,一些重大比赛、强强对话时间又合适的可能还会奢侈的看一下;NBA基本戒了;(天呐,我怎么这么多关注的东西……)现在好像就一个主旋律了——读书。忽然发现自己的无知和匮乏后,就开始逐渐改变习惯读书了,我很享受读书,这算是一种生活的极简选择吗?
作者乔舒亚介绍了极简的意义和如何实现极简的一些方法,本身这本书不太“极简”,但他介绍的方法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都可以照着尝试,比如从小的地方开始,从容易处理的开始,设定减少XX%的目标,逐渐推进,无法确定是否需要的东西可以通过尝试远离它生活一段时间来进行判断……对于要处理的物品可以分类,鼓励赠予他人,或者捐献给慈善机构等,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改善的财务状况也可以投身于慈善事业……
极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首先是态度的转变,然后进行日积月累地尝试改变。我的尝试现在开始……
极简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尽量少的东西,只保留我们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让我们从收拾、整理、维护大量用不着或用处不大的物品的时间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或有意义的东西。
看到这个,脑中有什么东西炸裂开来,原来是这么回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尽情消费的鼓吹,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销售者似乎都达成了统一战线,一遍遍地告诉你买这个吧,买那个吧,这会让你快乐!可事实并非这样。感兴趣的东西就买,可真正买了,可能会有一时的欣喜,但满足感并没有提高多少……原来这都是陷阱……也许买回来的也仅仅是感兴趣的或被吸引的,未必就是内心真正渴望和需要的。
是时候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审视下自己,到底什么是我真正需要的,有哪些是可以被舍弃的。也许是父母的影响,从没仔细思考过要对拥有的东西进行精简,他们那一辈人,是从那个特殊年代过来的人,什么都不舍得扔,什么都要留着,因为那真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填饱肚子都很难保证……囤积物品成为他们内心获得安全感的必然选择。我耳濡目染地也继承了这一点,虽不是全部,但也能从我身上找到这些痕迹,比如小学课本都还留着,小时候的玩物也都还留着,blablabla……以至于父母家里到处都塞得满满当当,在那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现在想想这是一大原因罢。
极简是一种态度,应当渗透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想了一下,这两年我几乎把其他爱好都精简了,游戏基本不玩,尤其是实况,太耗时间;电影基本不看了,只是有好片子的时候带老婆去电影院浪漫一下;电视剧基本控制在一年就看3、4部最精品的;音乐也听的少了,不太主动去四处找歌了,只是听到好听的或朋友推荐的才去听;围棋基本只关注下重大比赛的新闻了,棋谱都很少看了,直播更是没时间了;足球赛,一些重大比赛、强强对话时间又合适的可能还会奢侈的看一下;NBA基本戒了;(天呐,我怎么这么多关注的东西……)现在好像就一个主旋律了——读书。忽然发现自己的无知和匮乏后,就开始逐渐改变习惯读书了,我很享受读书,这算是一种生活的极简选择吗?
作者乔舒亚介绍了极简的意义和如何实现极简的一些方法,本身这本书不太“极简”,但他介绍的方法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都可以照着尝试,比如从小的地方开始,从容易处理的开始,设定减少XX%的目标,逐渐推进,无法确定是否需要的东西可以通过尝试远离它生活一段时间来进行判断……对于要处理的物品可以分类,鼓励赠予他人,或者捐献给慈善机构等,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改善的财务状况也可以投身于慈善事业……
极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首先是态度的转变,然后进行日积月累地尝试改变。我的尝试现在开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