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
你们上海人都很排外的!
不知道……
从小到大,二十六年,目光所及,没真实见到过排外现象……
言论?那是经常听到了~
先说说,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 纵容孩子尖叫 在地铁里大小便……
这放在那里都会被排外,可不是只有上海才排了……
你说,嗓门大是你家乡养成的习惯,我们要理解你……
那为什么要大家适应你呢?你不是也在说普通话吗?怎么不让全国人民都理解你,大家一起说方言呢?
上海阿姨只会翻白眼不会帮忙的!
???
翻白眼这个行为还真的挺少见的,通常是斜眼……
地铁站出入口见过无数次,老阿姨老爷叔努力用自己不算标准的沪语普通话给来旅游的游客们指路……我不知道外地城市的大爷大妈们是怎么做的,可能要陪着一直走到目的地才不算排外?
这里我要问一句了,
你真的是被上海人排外了吗?
月先生经典语录之:
在ta开口讲家乡话之前,你永远无法知道,那个被你挂在网上谩骂的“上海人”,到底是“上海宁”“本地宁”还是“新上海人”。
—— 薛定谔 额 上海宁
上海宁:以70 80为例,就是他们的爷爷或太爷爷辈已经来到上海扎根落户的,才算作上海人,讲沪语(上海话),也就是通常影视剧里会买汰烧,怕老婆的男人代表。
本地宁:一般而言,嘉定 松江 青浦 奉贤 浦东(川沙 南汇)等地区的人,称作上海本地人,讲各个地区自己的本地化,在婚丧喜事上各个地区也有自己的习俗。(注1:崇明人一般自称崇明人不称本地人)(注2:松江府和上海县还是有区别的)
新上海人:以70 80为例,就是他们自己到了上海,努力得到了上海户口,成为非沪生的户籍上海人;以90 00为例,就是他们的父母辈非沪生但在沪扎根。比如 樊胜美拿到上海户口的话,就是新上海人。
你确定那个刚才地铁上烦你白眼嘴里骂骂咧咧的是上海人吗?
为什么会清晰划分?
因为我们很怕说上海话时候对方听不懂,导致出现隔阂……
这里,
我来给你们讲个小学时候的事情吧……
上海的外来人口很多,所以有很多非沪籍的孩子都是借读生。
那是三年级的暑假,有一个借读的女生,去班里玩的很好的一个女生(中队长,上海人)家里做客。
中队长的妈妈忙里忙外做了很多菜,还去买冷饮什么的,反正住了一晚。
在这期间呢,这位妈妈和女孩子聊天,大致内容差不多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呀,上海现在外国公司越来越多,发展的很快,以后大学毕业可以考虑留在上海啊,有很多的发展空间,这样你爸爸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啦,还要家里上海两头跑来跑去的。
还问到女生会不会说上海话,得知不会,这位妈妈就说让自己女儿多和她说说上海话,不会说可以先听懂,这样以后日常生活也更方便一些。
港真,我觉得我妈都未必有这么热心肠……
结果呢?暑假结束收周记(嗯,老师让我收的,顺便检查一下字数),女生的周记内容差不多就是:我觉得她妈妈是看不起我的,她妈妈觉得我家乡非常落后,不应该回去,我不会说上海话也是不能生活下去的,为什么我一定要学会上海话?反正也看不起我。
当时我也不过十一岁,而且全上海的学校都推广普通话,学校的教育是“方言上海话都是陋习!学习推广普通话!”
在这种洗脑推广下,我觉得,女生好像是受到了言语侮辱……
但之后看着她还是和中队长有说有笑的………
初中毕业以后的暑假,和同学聊天偶然想起这个已经回家乡的女生,不由得多聊了两句。
当时已经出现了“全国人民骂上海=政治正确”的情况。
才觉得,她可能觉得自己“被排外”了…
但……这个中队长的母亲我是见过的,热心的家庭主妇,就连我们去她家门口等同学一起去公园,她都会冲一杯果珍给我们喝……
用现在的想法,这个借读的女生,就是玻璃心吧……也可以说是自卑,自卑导致的攻击性,把好心看做排外……
毕业后有了网络的她,是不是会加入“全国人民骂上海排外”的队伍里,我不得而知……
只是这样一件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所以我对所谓的“排外”有不同的理解……
上海人的排外,更多的集中在网络的口诛笔伐之中……
就如,男同性恋都是娘娘腔,女同性恋都是假小子……
你翻出几个国外肌肉怪给他们“喏,这两个也是同性恋。”
他们也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回击你,最常见的左不过是:国情不同~你不要拿西方那一套来做比较!
上海的同性恋们会排外吗?
相比直男来说好多了……
上海的排外可能集中在宽带山了╮(╯_╰)╭
不过宽带山的屌丝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就是那种上海男找上海女,一个孩子,父母退休,五个人住在30平,申花队全世界第一……
这种在我们眼里都是蛆虫的上海人,别说他们排外了,我们都排他们……
但这帮屌丝只敢在微博和宽带山狠三狠四打打嘴炮而已……
现实里都是缩卵……
偶有一两个蛋硬的,打完架也逃不走,很快就被老派抓进去了╮(╯_╰)╭
为什么要写这篇婆婆妈妈的文字?
上海排外,我没怎么见过……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同性恋……也没排过……
而我旅游到各地,只要听闻我是上海人,就会把各种标签帖我身上……
然后原本客客气气的老板娘也会换一个脸色……
真不知道是上海排外,还是全国排上海啊……
最后……
我爱你们!不管我到底被多少人排外过!
我依然爱你们!因为美食是最好的语言!!
不知道……
从小到大,二十六年,目光所及,没真实见到过排外现象……
言论?那是经常听到了~
先说说,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 纵容孩子尖叫 在地铁里大小便……
这放在那里都会被排外,可不是只有上海才排了……
你说,嗓门大是你家乡养成的习惯,我们要理解你……
那为什么要大家适应你呢?你不是也在说普通话吗?怎么不让全国人民都理解你,大家一起说方言呢?
上海阿姨只会翻白眼不会帮忙的!
???
翻白眼这个行为还真的挺少见的,通常是斜眼……
地铁站出入口见过无数次,老阿姨老爷叔努力用自己不算标准的沪语普通话给来旅游的游客们指路……我不知道外地城市的大爷大妈们是怎么做的,可能要陪着一直走到目的地才不算排外?
这里我要问一句了,
你真的是被上海人排外了吗?
月先生经典语录之:
在ta开口讲家乡话之前,你永远无法知道,那个被你挂在网上谩骂的“上海人”,到底是“上海宁”“本地宁”还是“新上海人”。
—— 薛定谔 额 上海宁
上海宁:以70 80为例,就是他们的爷爷或太爷爷辈已经来到上海扎根落户的,才算作上海人,讲沪语(上海话),也就是通常影视剧里会买汰烧,怕老婆的男人代表。
本地宁:一般而言,嘉定 松江 青浦 奉贤 浦东(川沙 南汇)等地区的人,称作上海本地人,讲各个地区自己的本地化,在婚丧喜事上各个地区也有自己的习俗。(注1:崇明人一般自称崇明人不称本地人)(注2:松江府和上海县还是有区别的)
新上海人:以70 80为例,就是他们自己到了上海,努力得到了上海户口,成为非沪生的户籍上海人;以90 00为例,就是他们的父母辈非沪生但在沪扎根。比如 樊胜美拿到上海户口的话,就是新上海人。
你确定那个刚才地铁上烦你白眼嘴里骂骂咧咧的是上海人吗?
为什么会清晰划分?
因为我们很怕说上海话时候对方听不懂,导致出现隔阂……
这里,
我来给你们讲个小学时候的事情吧……
上海的外来人口很多,所以有很多非沪籍的孩子都是借读生。
那是三年级的暑假,有一个借读的女生,去班里玩的很好的一个女生(中队长,上海人)家里做客。
中队长的妈妈忙里忙外做了很多菜,还去买冷饮什么的,反正住了一晚。
在这期间呢,这位妈妈和女孩子聊天,大致内容差不多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呀,上海现在外国公司越来越多,发展的很快,以后大学毕业可以考虑留在上海啊,有很多的发展空间,这样你爸爸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啦,还要家里上海两头跑来跑去的。
还问到女生会不会说上海话,得知不会,这位妈妈就说让自己女儿多和她说说上海话,不会说可以先听懂,这样以后日常生活也更方便一些。
港真,我觉得我妈都未必有这么热心肠……
结果呢?暑假结束收周记(嗯,老师让我收的,顺便检查一下字数),女生的周记内容差不多就是:我觉得她妈妈是看不起我的,她妈妈觉得我家乡非常落后,不应该回去,我不会说上海话也是不能生活下去的,为什么我一定要学会上海话?反正也看不起我。
当时我也不过十一岁,而且全上海的学校都推广普通话,学校的教育是“方言上海话都是陋习!学习推广普通话!”
在这种洗脑推广下,我觉得,女生好像是受到了言语侮辱……
但之后看着她还是和中队长有说有笑的………
初中毕业以后的暑假,和同学聊天偶然想起这个已经回家乡的女生,不由得多聊了两句。
当时已经出现了“全国人民骂上海=政治正确”的情况。
才觉得,她可能觉得自己“被排外”了…
但……这个中队长的母亲我是见过的,热心的家庭主妇,就连我们去她家门口等同学一起去公园,她都会冲一杯果珍给我们喝……
用现在的想法,这个借读的女生,就是玻璃心吧……也可以说是自卑,自卑导致的攻击性,把好心看做排外……
毕业后有了网络的她,是不是会加入“全国人民骂上海排外”的队伍里,我不得而知……
只是这样一件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所以我对所谓的“排外”有不同的理解……
上海人的排外,更多的集中在网络的口诛笔伐之中……
就如,男同性恋都是娘娘腔,女同性恋都是假小子……
你翻出几个国外肌肉怪给他们“喏,这两个也是同性恋。”
他们也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回击你,最常见的左不过是:国情不同~你不要拿西方那一套来做比较!
上海的同性恋们会排外吗?
相比直男来说好多了……
上海的排外可能集中在宽带山了╮(╯_╰)╭
不过宽带山的屌丝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就是那种上海男找上海女,一个孩子,父母退休,五个人住在30平,申花队全世界第一……
这种在我们眼里都是蛆虫的上海人,别说他们排外了,我们都排他们……
但这帮屌丝只敢在微博和宽带山狠三狠四打打嘴炮而已……
现实里都是缩卵……
偶有一两个蛋硬的,打完架也逃不走,很快就被老派抓进去了╮(╯_╰)╭
为什么要写这篇婆婆妈妈的文字?
上海排外,我没怎么见过……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同性恋……也没排过……
而我旅游到各地,只要听闻我是上海人,就会把各种标签帖我身上……
然后原本客客气气的老板娘也会换一个脸色……
真不知道是上海排外,还是全国排上海啊……
最后……
我爱你们!不管我到底被多少人排外过!
我依然爱你们!因为美食是最好的语言!!
-
Mr.V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作为一个在上海呆了6年的外地人真没觉得上海排外.四个字"入乡随俗".说真的如果自己不想融入这个地方就别怪人家"排挤"你.
2017-07-12 2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