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我们不约
难民问题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只是作为中国人,我一直是一个看客,看到欧洲被难民搅得民不聊生,也不胜唏嘘。有些事情,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暴力,也是民族与民族的碰撞。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有两种结果:第一,两个种族就此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争不断。第二,大家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这只是个几率接近于零的幻想。
所以当那么多难民大量涌入自己的国土时,当类似科隆性侵案的一系列悲剧发生时,普通民众与难民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你可以说某些人种族歧视过于极端,但无法否认的是,当某些践踏道德与法律的行为在难民中大规模存在时,所谓的平等与友爱,就成了虚伪的口号。我们可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但是若给予他人的同情,反成了被伤害的理由,那么,又有谁愿意继续付出?所以有了中国外交部的发声:“难民不是移民。”同理,不愿成为难民收容所也并不是种族歧视,只是我们爱莫能助。
同时,我想大量难民的问题,也不能仅仅对发达国家过于苛责。若说强者有义务扶助弱者,那么弱者自身也更应该争气,而不是在所谓的天堂,享受着皇帝一般的待遇,做着懒汉的事。虽然世上任何事皆不可一概而论,就如难民群体中,也不乏有那样真正需要帮助并且懂得自身奋斗意义的人,但更多的,仍是那些将妇女儿童及老人丢下,独自逃往发达国家,滋长着暴力、性侵的男性群体。这不是性别歧视,这只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灾难当中,那些身体健壮的男性总是能更轻易逃脱,而妇女、儿童、与老人总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当然,总是有些文章,在抨击欧盟各国在难民问题上相互推诿,孰是孰非,到目前也没有定论。然而显然,难民已成为拖垮欧洲的强烈负担,将心比心,当大批难民潮涌入,在国家利益面前,我想我们也不会做得比他们更好。我们的确应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他们也应当值得帮助。同理,若是那些不懂感恩,反而制造混乱的难民占极大一部分时,是否要伸出援助之手,也是我们应当慎重考虑的。
至于最近被中国人群嘲“圣母婊”的姚晨,虽是联合国亲善大使,但不知民间疾苦,认为做足姿态摆出一副同情难民的形象,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也是无可厚非的。至于其结果被群嘲,其前车之鉴,可参照英国的艾玛.沃特森,被集体建议送至难民营以感受难民有多么友好,又有多么和善,从此失去民心,相比之下还算良好,或许是没有表明了说“欢迎难民”吧。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难从姚晨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其对难民事务的真实态度,并非像其所说点到即止,仅是呼吁关注。(当然这句话仅代表本人观点)
所以,难民,我们不约。
所以当那么多难民大量涌入自己的国土时,当类似科隆性侵案的一系列悲剧发生时,普通民众与难民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你可以说某些人种族歧视过于极端,但无法否认的是,当某些践踏道德与法律的行为在难民中大规模存在时,所谓的平等与友爱,就成了虚伪的口号。我们可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但是若给予他人的同情,反成了被伤害的理由,那么,又有谁愿意继续付出?所以有了中国外交部的发声:“难民不是移民。”同理,不愿成为难民收容所也并不是种族歧视,只是我们爱莫能助。
同时,我想大量难民的问题,也不能仅仅对发达国家过于苛责。若说强者有义务扶助弱者,那么弱者自身也更应该争气,而不是在所谓的天堂,享受着皇帝一般的待遇,做着懒汉的事。虽然世上任何事皆不可一概而论,就如难民群体中,也不乏有那样真正需要帮助并且懂得自身奋斗意义的人,但更多的,仍是那些将妇女儿童及老人丢下,独自逃往发达国家,滋长着暴力、性侵的男性群体。这不是性别歧视,这只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灾难当中,那些身体健壮的男性总是能更轻易逃脱,而妇女、儿童、与老人总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当然,总是有些文章,在抨击欧盟各国在难民问题上相互推诿,孰是孰非,到目前也没有定论。然而显然,难民已成为拖垮欧洲的强烈负担,将心比心,当大批难民潮涌入,在国家利益面前,我想我们也不会做得比他们更好。我们的确应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他们也应当值得帮助。同理,若是那些不懂感恩,反而制造混乱的难民占极大一部分时,是否要伸出援助之手,也是我们应当慎重考虑的。
至于最近被中国人群嘲“圣母婊”的姚晨,虽是联合国亲善大使,但不知民间疾苦,认为做足姿态摆出一副同情难民的形象,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也是无可厚非的。至于其结果被群嘲,其前车之鉴,可参照英国的艾玛.沃特森,被集体建议送至难民营以感受难民有多么友好,又有多么和善,从此失去民心,相比之下还算良好,或许是没有表明了说“欢迎难民”吧。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难从姚晨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其对难民事务的真实态度,并非像其所说点到即止,仅是呼吁关注。(当然这句话仅代表本人观点)
所以,难民,我们不约。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