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琴札记十六
大概离上一次上课的时间算起,有两三个月了吧,从英国回来也有一个月了,总想着回来去上课的,但似乎刚回来的每个周末都有事,加上半个月没有摸琴,总要熟悉一下再去的。这样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去上课之前,我还和闺蜜说,好久不上课了,居然有点紧张。而其实我去上课,更主要的原因是想把从英国带的礼物送给老师,顺便上个课……已经学到潇湘水云这样的大曲子了,再往前,老师说可以学流水了,但是我始终不敢尝试,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如今又自学了《龙朔操》,已经是可以自学的人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至于弹得好坏,主要还是靠练,靠自己领悟,大抵与师傅关系不大了吧,有时我也会这样想,加上懒惰,就总是不积极上课了,和初学几年的勤奋相比判若两人。
但其实我知道并不是这样的,也正是因为不是这样,才有一种紧张。有句话叫“懂得越多越发觉自己无知”,以前对这句话很不屑,认为说的人是在装清高。但慢慢发现,也不完全是这样,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拿学琴来说,初学的我总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一脸无畏。加上手小的“先天缺陷”,更觉得如果学不好理所应当,反而没什么畏惧。这样的心态加上勤奋,进步还是很快的。但是,当我以为我已经可以自学,就不需要老师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永远让我无法预知其高度的难得的好老师。每次上课,他总会给我提升一个高度,告诉我,以你现在的水平不能只专注熟练,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琢磨怎么把它弹得更好听,更不一样……还有许多关于琴道,关于人生哲理等等,老师都能结合琴艺贯穿进去,每次上课都会有一种把傲娇的自己一巴掌拍回人间的感觉,老师的高度永远只能仰望,无法企及。不管你到了怎样的高度,他都会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传授,之前不讲是因为你没有到那个阶段,说了也不懂。就像佛家里说的,不学显,先学密,是倒行逆施,不会悟其真谛的。所以,这也是我上课前紧张的原因,怕自己这么久的努力,以为小有进步了,但实际不过是妄想,还差得远呢……
比预定的上课时间早到了半个多钟头,老师还在教上一节课的学生。见我等着无聊,便从墙上取了一张琴让我去隔壁房间练琴。这张琴是老师15年新斫的,岳山不高,我用起来很顺手,不抗指。冰丝琴弦比钢弦多了韵味,又没有丝弦粗糙勒手。调了弦,练习自学的龙朔操。房间的门虚掩着,能够听见老师上课的声音,他也能听见我的琴声。不多会儿,那边下课了,老师唤我。我抱了琴回到客厅。老师说我刚才弹得龙朔操不错,尤其是泛音部分,处理的不错,让我从头再弹一遍来听。受到肯定很激动,兴奋地从头又弹了一遍。但是,天生有考试恐惧症的我,面对监考官一样的老师坐在我面前,心里突突的,手也颤了,不自觉的越到后面越快,想着赶紧结束这场“考试”的心理作祟……结束之后,老师笑了,我的紧张被看破了,被说气息严重不稳,没有在屋里弹的好,不过总体还是不错的。后来下节课的同学也提前到了,旁听时与老师弹到之前听的一个女孩弹琴的事,老师说,哦她呀,她没有她(指我)弹的好,刚才她在这弹了一首龙朔操,弹得很不错。在其他的学生面前被老师表扬,这种被肯定的感觉真的是很令人激动的。至少,得到老师的肯定亦是难得。这让我又想起我在上一份工作中面试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她是我们老师学校的学生,刚好就是我们老师所在的院系。面试结束后,我好奇的问她是否认识老师,她说认识,她的论文答辩便是老师做的。她还吐槽说老师在学校里以严格著称,而且绝不会因为是女生就网开一面(工科院系通常会关照女生)。她当时答辩时,因没有准备充分,被老师不断追问的问题逼哭……我有点愕然。这与我平时认识的老师完全不是一个样子的,当时我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便很快终止了这个话题。但是从那之后,我却更加深了自己那种能被老师肯定而感激涕零的印象,我想,那一定是我真的有进步了。
为了送手信而去上的课,总得要学点什么。于是,我说想学《冬雪》,这个现代的古风曲子,在网上被移植流传之后,曾风靡一时。曾经师兄学过,老师也学了,还有许多其他师兄师姐也学了。那时老师说教我的时候,我没学,觉得不好听,而且总不屑学这种移植的曲子。但是最近我真的觉得冬雪蛮好听的,也是真的想学了。我自己上网打印了网上的琴谱(其实错漏百出),只有一张A4纸,很短,中间略有重复。我想以我现在可以弹潇湘的程度,来学这个小曲子,一节课肯定足够了。想当初学琴未满一年时,自学《佳人曲》时,也不过分分钟就搞定了,这能有多难。结果,没想到又无情地被打击了,老师每次总会有大招等在那。老师说,这个曲子,你想要弹下来不难,想要弹好要下得工夫不比大曲子来得少。这个曲子要用心弹的话,很费心神的。并在此打趣说,还好当年成老不会这个曲子,他要是弹冬雪肯定死得更快(这里没有对成老不敬的意思,就是说成老弹曲子都太投入了,耗心神)。所以老师是不大弹这种曲子的,但是如果弹就是真的能够把里面的韵味全都发挥出来,弹一曲下来心塞得紧。于是,一节课下来,只学了三分之一,每一句都讲得特别细,不同的地方指法如何处理才能把这种意境描绘出来。“网上那种弹得不好听,其实也好听,但是没有这样的好听,会更加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说。我都是听网上的版本,确实已经觉得很好听了,再一听老师弹的,我就觉得他们弹得不是古琴,就是乐器,当然我弹得也不是古琴,也是乐器,甚至乐器都不是。回来之后,一句一句苦练,却觉得自己连网上的标准也达不到了,难听得有摔琴的冲动。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次上课回来,都要自暴自弃一段时间,都要自卑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永远也达不到老师期望的那个高度,这是我自己资质愚钝的问题。很多次就想止步于此,不去攀登了。可是听着老师弹得扣人心弦的冬雪,又忍不住,希望某天自己也可以弹出。转念一想,如果某天我弹出来了,是不是会像成老一样死得快呢……
学琴之路似乎已经到了迷茫阶段,不知道该往前走,还是止步。困难是有,想要克服,有时难免失去信心。但依旧坚持每日练琴。又到了夏天,客厅没有空调,便把琴放在床上的炕桌上,每天一睁眼看见小凰优美的身姿躺在那,内心是欢喜的,是感恩的。今天下午午睡醒来,发现原来我的小凰的雁足上还有美丽的波浪花纹,宛若窈窕淑女。伏羲是体型偏大的琴,之前某人总说小凰是女汉子,不愿苟同。我一直把她当作可爱俏皮,有时也会耍耍脾气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