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佩又气的读书经历——读书笔记之《古董局中局》
《古董局中局》共分四册,看完三册,并且欲罢不能,准备把kindle里的马伯庸的小说都看一遍。
马伯庸确实有才!网上对他的赞誉堆山积海,我在此不想多说了,只是记录一下自己读书时的感想吧。
用两个字来描述我的感受,就是边“佩”边“气”。
第一册是写玉佛头的,这册是全系列的第一本,象金庸在小说里建立了一个武侠世界一样,马伯庸在这本小说里建立了一个鉴古世界。就是从唐代传承下来的“明眼梅花”五脉。这是他后面几本书一直延用的体系。这个由五脉领导的鉴古界,为马伯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这是我的“佩”之所在。
下面要说一下我读书中的“气”了。
许愿这个五脉后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状下,被强行拉进鉴别、找回玉佛头的事件中。看到许愿被不明身份的人带到神秘领导人和自命不凡的五脉前辈们面前,还要接受他们的试炼,我的第一反应是“去你的吧,谁搭理你们!”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最烦各种强迫别人的行径,这要是我,肯定会喝问“你们谁啊,leave me alone!”越往后看,我的心中越憋着一口气,你们这帮家伙凭什么强迫许愿参与其中啊!许愿也是不硬气,瞎掺和什么!
当然作者不会让许愿这么应对,不然后面就没戏了。
及至看到黄烟烟出场,还有那个日本女人叫木户加奈的,两女争一男,一男态度暧昧,两女都搭戈,不作明确表态,我是厌恶透了。这明显就是男性思维,男人为中心的猪猡思想。是有这么一类作家,在作品中意淫出几女争夫的情况,以满足自己自大自恋的性幻想。恶心!
还有药不然的设定,一开始我怀疑作者落入了《鬼吹灯》人设的窠臼,许愿是英明果敢的胡八一,药不然是浑不吝的王胖子。后来,药不然又毫无征兆是忽然成了大反角,令人摸不着头脑———前面毫无铺垫,后面怎么就一下变成坏人了?是因为作者需要这个么反角吗?
后来看完三部,仍然没有揭示出药不然到底是为什么投向了“老朝奉”,书里似有似无地透露出,他好象是受到胁迫,不得已。但是,这条线并未完全揭开。也许第四部会有交待。
还有,大揭秘时的四通桥段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感觉作者是技穷了,硬编出一个玉中藏玉的手法。毕竟把一个玉皮儿天衣无缝地包在另一个玉器外面,而且经得起几十年无数专家的审视,这种技术除了臆造,实在闻所未闻。我想,可能是作者前面铺垫得太神,以至于最后无法让真玉佛以可信的方式现身了,只好求诸杜撰。
当然,带着这么多的“气”还能看下去,说明作者写的确实好,情节环环相扣,文笔流畅,想象丰富。尤其是书中不时出现的鉴古界的切口、手法,让人不知是作者编的,还是真有其事。直到现在,我仍然好奇中。。。
第二册也是以许愿为主角写的,《清明上河图》。马伯庸不愧“鬼才“之誉,书中又编出了”吃现席“这种古董届的新规则。这部书倒是没有那个日本女人了,但是仍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黄烟烟。作者大男子主义兼幻想狂附身,以为所有适龄女性都应该对男主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
第二册的结尾处也有一个高潮大反转,不过不象第一册那么牵强了。
第三册是写民国时期军阀和日本人盗挖清陵的。终于换主角了,这回是许愿的爷爷许一诚。让我十分不满且带着气愤看完这部书的,仍然是作者矢志不渝的大男子主义,让许一诚置有孕的妻子于不顾,反而和满清遗少海兰珠不明不白地纠纠缠缠。当然后来知道是男主假装的,我还觉得好受点儿。
许一诚这个角色,比他孙子还令人讨厌——为朋友之托,为民族大义,就可以置妻子于不顾,令自己涉险?就可以置另一个朋友的安危于不顾,让朋友冒着巨大风险为自己收拾烂摊子?您的目标崇高伟大,那也不该强迫他人为你的高尚付出代价啊。所以人不喜欢《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齐豫有首歌,以他妻子的口吻问他:”谁给你的选择权利,让你这样的离去?“问得好!
《古董局中局》的大结局是关于青花的,还没有看,等看完再写一篇笔记。
-
2:0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5 13:46:38
-
Gloria_郝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9 13:52:13
-
曾照彩云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4 17:24:40
-
amazarash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7 09: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