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是毛毛虫破茧而出成为蝴蝶展翅飞翔的过程,是幼兽脱离藩篱寻找生命出口的挣扎。青春期的少年人,既是孩子,也是成人,无论心理上准备好了没,生理上都哭喊着要告别童年的天真。《鱼缸》讲述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在茫然中寻找人生方向的故事。
米娅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独立抚养她和十岁左右的妹妹。米娅家境并不富裕,母亲也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烟、酒和派对,是家中常见的事物。米娅早早就被学校退休了,除了时下年轻人流行的街舞外,她既没有专长,也没有嗜好,游手好闲占据她所有的时间。虽然如此,米娅是个本性善良的女孩,她看见一匹瘦弱的马被锁链绑在附近的拖车区,便数度偷偷闯入,试着将这匹可怜的马儿释放。马主人是个十九岁的青年,他在第三次逮到米娅时,告诉她,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这马并没有被虐待,它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才瘦弱。
一天,母亲将男友科诺带回家来。科诺被自己的母亲赶出家门,所以必须在米娅家待上一段时间。科诺是个不错的人,会开车带着米娅一家人到河边抓鱼,会认真地说米娅有跳舞的天分,会将睡倒在母亲床上的米娅抱回房间,还仔细地帮她把鞋子脱掉、盖上被子。科诺最喜欢听的歌曲是the Mamas & the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还懂得如何为米娅受伤的脚包扎。自从科诺来了以后,家里除了相互叫嚣外,第一次有了家的气氛。科诺就是米娅喜欢的男人类型,成熟稳重,知道该做什么,去向哪里。
米娅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她看到张贴在网吧墙上的舞者征聘广告,兴起了做个专业舞者的念头。她偷偷撕下了这种广告纸,趁着科诺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腼腆地向他提起这个事。科诺全心意地鼓励米娅,还主动提议将摄录机借给她,让她可以寄出跳舞的录像,参加征聘活动的初选。很快地,米娅将录像寄出,也收到对方的回应,她通过初选,过几天将在活动主办方面前表演,以争取最后录取的机会。
母亲并不知道米娅参加舞蹈征试的事情,她不断试着说服米娅去就读特殊教育学校,为自己混一个学历,也学个一技之长。米娅为此和母亲发生过好几次口角。她觉得母亲完全不了解她,但她也不懂得如何和母亲沟通。幸好还有科诺懂她。于是,米娅选择以《California Dreamin'》作为她第二支舞的音乐,这也代表了她对科诺的心意。那天晚上,科诺将喝醉酒的母亲扶上床后,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米娅进门后,告诉他自己选了他最喜欢的那首歌作为后天表演的配乐。科诺一手拿着酒瓶,一边要米娅表演给他看,之后两人就在沙发上发生了关系。
科诺事后懊悔不已,强调自己喝醉了,希望米娅能保守秘密,然后留下错愕的她进房,并且一大早就收拾东西离开。米娅不停地给科诺打电话,甚至打到他上班的地方,但都联系不上。于是她根据在科诺钱包中看到账单地址,一路徒步大老远的距离上门找他。科诺开门看到站在外面的米娅,他吓坏了,立刻开车将她载到车站,给她点钱,要她马上回家,答应之后再给她打电话。不过,米娅并没有上车,她转回科诺的家,发现没人在后,从后门窗户爬了进去。在客厅的录像机中,她发现科诺不但有妻子,还有一个小女儿。
科诺一家人回来后,米娅匆忙地从后面跑了出去,然后一个人怔怔地坐在隔壁的围篱上,透过灌木丛的缝隙,看着科诺和妻子一同将车上的食品搬进屋。他们的小女儿一个人骑车滑板车,一次又一次地从米娅面前滑过。米娅当下站起身,叫了小女孩的名字,说是她母亲要米娅带她去买冰激凌,这就连哄带骗地将小女孩带到海边。小女孩见行走的路线过于古怪,开始出言反抗,最后更是拔腿逃跑,但还是在海边上被米娅追上。小女孩被抓住后,不断地挣扎,并猛踢米娅的腿,于是米娅在愤怒之下,将小女孩扔进海里。看着小女孩在水中载浮载沉,米娅突然清醒过来,赶紧抓起身边的木棍,将小女孩救起,并紧紧地将她抱在怀中。
米娅趁着夜色将小女孩送到家门口,然后转身循着原路回去。走没多久,一辆车就在她身前刹车停下,米娅赶忙跑进路边的树丛中,但科诺没多久还是追上她了。科诺狠狠地打了米娅一巴掌,然后转头离去。毕竟,科诺很实际,他也不敢把事情闹大。米娅赶到了面试的地点,身上穿着年轻人的服饰。进门坐下后,她发现所有其他来征试的人,都穿着暴露的衣物,而舞台上的舞者扭动着身躯,演绎着香艳类型的舞蹈。当终于轮到米娅时,她直愣愣地站在舞台上,听着耳边传出了《California Dreamin'》的乐音,然后她跳下舞台,直向出口走去。
米娅决定和那个养马的年轻人去旅行。那个年轻人靠着收集废弃车辆的零件,组装了一台旧款的富豪汽车。他养的那匹老马,因为年纪太大,已经死去。于是他决定要开着车,去远方看看,而米娅答应和他一同前往。米娅的妹妹很生气,不停地骂她,却又忍不住流泪紧抱住她。米娅的母亲背对着房门,随着一饼米娅的CD摇摆跳舞。米娅静静地走到母亲身边,与她一同摇动身体,妹妹则在她身后,抓着她的腰,就这样,一家三口在音乐声中,无语地跳着舞。最后是妹妹将米娅送上车的,米娅透过车后窗,看着妹妹奔跑着挥别自己。<全剧终>
就像在片子一开头,养马年轻人所说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成人的世界很复杂,一个住在鱼缸里的人,是看不到世界的全貌和真相的。科诺看似成熟稳重,却没有坚实的肩膀负荷现实的责任。母亲与妹妹看似无知低俗,却是真心真意关爱自己的人。舞蹈是个美好的事物,但要以此谋生却难如登天。要长大成人,就必须走出象牙塔,跳脱狭隘憋屈的鱼缸,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
《鱼缸》的故事情节并不新颖。导演是曾获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的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她的第一部电影长片《红色之路》在2006年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鱼缸》是她的第二部作品。相比于近期另一部同样以少女转变为女人,所经历的挫折和打击为背景的英国片《成长教育》,《鱼缸》都显得有些窠臼自陷,同样类型的影片可说多如牛毛,导演并没有拍出新意。虽说在运镜手法、叙事节奏上都没有明显瑕疵,但也没有任何惊人之处可言。电影导演其实是一个说故事的人,而故事要能说的好,需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练和拍片经验,安德里亚-阿诺德要跻身国际一流导演之列,还需要一些时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