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镀金”却殒命他乡 留学生的现状究竟怎样?
近日,福建女孩章莹颖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交流学习遇害的消息引起人们热议,再次将独居在国外的留学生的人生安全问题呈现在众人面前。
回顾我们身边,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出国镀一层金,甚至有些放弃国内重点大学的入学资格,转而希望突破自己,体会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
章莹颖遇害案嫌犯昨日首讯
当地时间7月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7月3日晚11时),美国联邦法院对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27岁嫌疑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进行首次聆讯。嫌疑人克里斯滕森拒绝认罪,全程沉默,当天的聆讯仅持续9分钟,克里斯滕森拒绝认罪并保持沉默,只在法官问他是否明白自己被起诉绑架罪时回答了“是”。法庭当庭宣布不允许嫌疑人克里斯滕森取保候审,将继续关押,并等待美国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3点的下一次开庭。
等待25天之后,依然没有等到章莹颖的奇迹,嫌犯拒绝认罪,再一次陷入是否该选择出国留学这一争议话题上来。
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对于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大环境而言,打游戏、上网、翘课,这些已经成为国内本科学习的常态,面对这样的学习环境,许多家长和孩子会更加向往国外的教育方式。提升专业技能、加强竞争力,这一点似乎是留学对所有研究生共同的现实吸引力。
国内的一批学子有一部分人群并不满意在国内接受的教育情况,由于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有的人更喜欢出国读本科,更加向往国外的教育方式。同时出国读研也就意味着能够在国外拥有学习语言的环境,接触更多新鲜的事务,结交新朋友,拥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加之普通本科毕业生竞争力低下,在国内考研压力的大潮下,出国寻求更好的教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对于当下的独生子女而言,父母总是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资源,送孩子出国读本科,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学到不同的价值观,拥有强大的精神力,以此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家长看到别人的子女在国外接受到的优质教育,出于一种比较也会萌生鼓励孩子出国读研的想法。
留学,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生的投资,不只是学生本人,更是一整个家庭的高风险投资。有人留学之后有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有人背弃离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远。
国外独居留学生的现状
在全球的校园里,中国面孔已不再是少数派,中国在过去几年取代印度,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国,占大约三分之一。被称为焦虑的中产阶级下的选择之路。
其中有人靠自己的努力“挣回了学费和尊严”;也有人努力融入当地环境却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再回到“中国人的圈子”;甚至有人因留学得了抑郁症。
对于留学在国外时期的情况,一位斯沃斯莫尔学院就读的姑娘直言不讳地说,自己不喜欢这所全美顶尖的文理学院、更不喜欢自己的状态,“感觉就像是加强版的中国高考生,每天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话题就是拿A、拿A,还是拿A。”为了毕业留美,让留学“有价值”,很多学生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
一部门留学生表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圈子。刚来美国时,会努力和美国同学交朋友,可新鲜感一过,美国学生圈总在谈论离自己很遥远的政治和文体活动,因学业压力很大,只能慢慢告别了美剧、俱乐部,重新回到中国学生圈。可那里像极了国内的家长群,天天说排名论成绩,让人“喘不过气来”。
留学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更应理性对待,大部分都要回归到国内的就业大环境中,留学镀金虽是增长能力较好的方式,但更应与实际相结合,与当下大环境相融合。
回顾我们身边,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出国镀一层金,甚至有些放弃国内重点大学的入学资格,转而希望突破自己,体会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
![]() |
章莹颖遇害案嫌犯昨日首讯
当地时间7月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7月3日晚11时),美国联邦法院对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27岁嫌疑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进行首次聆讯。嫌疑人克里斯滕森拒绝认罪,全程沉默,当天的聆讯仅持续9分钟,克里斯滕森拒绝认罪并保持沉默,只在法官问他是否明白自己被起诉绑架罪时回答了“是”。法庭当庭宣布不允许嫌疑人克里斯滕森取保候审,将继续关押,并等待美国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3点的下一次开庭。
等待25天之后,依然没有等到章莹颖的奇迹,嫌犯拒绝认罪,再一次陷入是否该选择出国留学这一争议话题上来。
![]() |
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对于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大环境而言,打游戏、上网、翘课,这些已经成为国内本科学习的常态,面对这样的学习环境,许多家长和孩子会更加向往国外的教育方式。提升专业技能、加强竞争力,这一点似乎是留学对所有研究生共同的现实吸引力。
国内的一批学子有一部分人群并不满意在国内接受的教育情况,由于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有的人更喜欢出国读本科,更加向往国外的教育方式。同时出国读研也就意味着能够在国外拥有学习语言的环境,接触更多新鲜的事务,结交新朋友,拥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加之普通本科毕业生竞争力低下,在国内考研压力的大潮下,出国寻求更好的教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对于当下的独生子女而言,父母总是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资源,送孩子出国读本科,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学到不同的价值观,拥有强大的精神力,以此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家长看到别人的子女在国外接受到的优质教育,出于一种比较也会萌生鼓励孩子出国读研的想法。
留学,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生的投资,不只是学生本人,更是一整个家庭的高风险投资。有人留学之后有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有人背弃离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远。
![]() |
国外独居留学生的现状
在全球的校园里,中国面孔已不再是少数派,中国在过去几年取代印度,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国,占大约三分之一。被称为焦虑的中产阶级下的选择之路。
其中有人靠自己的努力“挣回了学费和尊严”;也有人努力融入当地环境却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再回到“中国人的圈子”;甚至有人因留学得了抑郁症。
对于留学在国外时期的情况,一位斯沃斯莫尔学院就读的姑娘直言不讳地说,自己不喜欢这所全美顶尖的文理学院、更不喜欢自己的状态,“感觉就像是加强版的中国高考生,每天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话题就是拿A、拿A,还是拿A。”为了毕业留美,让留学“有价值”,很多学生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
一部门留学生表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圈子。刚来美国时,会努力和美国同学交朋友,可新鲜感一过,美国学生圈总在谈论离自己很遥远的政治和文体活动,因学业压力很大,只能慢慢告别了美剧、俱乐部,重新回到中国学生圈。可那里像极了国内的家长群,天天说排名论成绩,让人“喘不过气来”。
留学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更应理性对待,大部分都要回归到国内的就业大环境中,留学镀金虽是增长能力较好的方式,但更应与实际相结合,与当下大环境相融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