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是昆明的一古老建筑,在文革前一直是昆明的象征,坐落在宽阔靓丽的金碧路上。从下榻的宾馆乘中巴车,穿越繁花似锦的昆明环城路,再转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的交汇处,未曾下车就看到两座相对而立,气势恢宏,飞檐翘角,势欲腾飞,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的牌坊,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金马碧鸡坊了。虽然在两侧入云的高楼面前,它失去了原先鹤立鸡群的霸气,但翘角凌空,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特色,依然使人为之倾倒。
金马碧鸡坊是金马坊、碧鸡坊两座牌坊的合称。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两坊矗立在金碧路的中央。据介绍,金马碧鸡坊建筑高12米,宽18米,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对于牌坊绝大多数人是比较熟悉的,它俗名牌楼,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性建筑,遍布中华大地的大江南北,城乡村野,甚至走出了国门。牌坊它不同于民居--民居是住人的;也不同于祠庙--祠庙是供神的;它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
据介绍,金马碧鸡坊作为昆明的象征名传天下,不仅在于其建筑的恢宏精巧和意境象征,更在于其"金碧交辉"的奇景。当太阳将落未落,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6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金碧交辉"的奇观。相传,清道光年间,这个奇观曾经出现过一次。据说,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奇景,只能每60年才出现一次。"金马碧鸡坊"的设计体现了古代云南人对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方面的非凡造诣。据介绍,金马碧鸡还被人们赋予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最早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是汉代班固的《汉书》。据《汉书》“王褒传”记载:汉宣帝五凤三年,有方士盛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祭祀而致。于是汉宣帝封当时四川的著名文人王褒为谏议大夫,持节前往求之。由于诸蛮叛乱,道路闭塞不通,王褒并没有到达云南而只到了川西一带,写了一篇《碧鸡颂》进行遥祭,颂词为:“持节使王褒,遥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广乎唐虞,泽配三皇。黄龙见兮白虎仁,归来归来,可以为伦。归兮翔兮,何事南荒。”王褒企图凭借“汉德无疆”,写一篇祭文,就将金马碧鸡召唤到内地去,当然只能是一无所获了,而王褒自己不久也病死在返回的路途中。难怪清代名士赵士麟在《碧鸡诗》里这样写道: 彩云一片舞天鸡,五色光中望欲迷。化作青山千载碧,王褒空自渡巴西。
小小的两座牌坊,诉说着这个城市的一段历史,一曲典故,它比一些名山大川的碑文石刻更具民族特色。它是物化了的一段历史,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回荡在尘封的记忆中,每到一地看到牌坊时,自然就会了解到,为建此坊的那些人和那些事。看到金马碧鸡坊,就仿佛看到昆明的过去,所以时至今天,在一些现代化的小区门口,仍然还在建造着各类风格迥异的牌坊,这或许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远远流淌的一条根线吧!
更多云南昆明景点请点击
![]() |
金马碧鸡坊是金马坊、碧鸡坊两座牌坊的合称。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两坊矗立在金碧路的中央。据介绍,金马碧鸡坊建筑高12米,宽18米,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对于牌坊绝大多数人是比较熟悉的,它俗名牌楼,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性建筑,遍布中华大地的大江南北,城乡村野,甚至走出了国门。牌坊它不同于民居--民居是住人的;也不同于祠庙--祠庙是供神的;它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
![]() |
据介绍,金马碧鸡坊作为昆明的象征名传天下,不仅在于其建筑的恢宏精巧和意境象征,更在于其"金碧交辉"的奇景。当太阳将落未落,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6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金碧交辉"的奇观。相传,清道光年间,这个奇观曾经出现过一次。据说,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奇景,只能每60年才出现一次。"金马碧鸡坊"的设计体现了古代云南人对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方面的非凡造诣。据介绍,金马碧鸡还被人们赋予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最早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是汉代班固的《汉书》。据《汉书》“王褒传”记载:汉宣帝五凤三年,有方士盛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祭祀而致。于是汉宣帝封当时四川的著名文人王褒为谏议大夫,持节前往求之。由于诸蛮叛乱,道路闭塞不通,王褒并没有到达云南而只到了川西一带,写了一篇《碧鸡颂》进行遥祭,颂词为:“持节使王褒,遥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广乎唐虞,泽配三皇。黄龙见兮白虎仁,归来归来,可以为伦。归兮翔兮,何事南荒。”王褒企图凭借“汉德无疆”,写一篇祭文,就将金马碧鸡召唤到内地去,当然只能是一无所获了,而王褒自己不久也病死在返回的路途中。难怪清代名士赵士麟在《碧鸡诗》里这样写道: 彩云一片舞天鸡,五色光中望欲迷。化作青山千载碧,王褒空自渡巴西。
![]() |
小小的两座牌坊,诉说着这个城市的一段历史,一曲典故,它比一些名山大川的碑文石刻更具民族特色。它是物化了的一段历史,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回荡在尘封的记忆中,每到一地看到牌坊时,自然就会了解到,为建此坊的那些人和那些事。看到金马碧鸡坊,就仿佛看到昆明的过去,所以时至今天,在一些现代化的小区门口,仍然还在建造着各类风格迥异的牌坊,这或许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远远流淌的一条根线吧!
更多云南昆明景点请点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