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書店
早忘了是先看的《百年孤獨》還是《愛在瘟疫蔓延時》,是先迷上波拉尼奧,還是馬爾克斯。 只記得看《百年孤獨》時情節的驚心動魄,癡男怨女的魂牽夢繞,彈指之間的氣勢河山。仿佛一不小心,枕邊就長了隻食人花,張開眼瞬間,一口被它連皮帶骨頭吞下去。那個時候馬爾克斯就是食人花。 不知道是不是在看《愛在瘟疫蔓延時》之前,和小朋友跑去看了個《巴黎孤星淚》。受不了男生總幻想自己是年少窮的天才,總會遇到白富美,女主角的父親總要被迫演一出棒打鴛鴦的戲碼,雞皮疙瘩掉了一地。沒想到馬老也走這個路線,還要詛咒女主窮極一生也只能在男主身上得到愛情。食人花裝成永不凋謝的紅玫瑰,也太矯情了。這和《百年孤獨》是同一個人哇,如果是,那一定是個精神分裂人格。 所以,我更愛波拉尼奥,一個慢慢給你講故事的人。第一次看《2666》是中文版,覺得最好看的是第一部,那是遇見soulmate的激動。第二次看的是英文譯本,第二和第三部反復讀,bear your cross, be a man. 每個人心裡的那個黑洞,總要想方設法去填滿,仿佛這才是活著的唯一原因。波拉尼奥還喜歡在故事裡面講故事,讓我想起電影《Talk to her》裡面小男友的故事。故事裡面的故事就像一串白色珍珠項鏈裡面突然出現的黑珍珠,分外妖嬈。哪天等我做個文學研究,是必做課題之一。 波拉你奧的短篇也寫得很對胃口,還記得那年在印度出差,在由Bangalore去New Delhi的飛機上,把一本短篇集落下了,應該是詩歌之母的獨白吧。 再後來看拉美文學,還記得的就是玉米人了,被螢火蟲連人帶馬燒死的新郎,無花果的愛情,都好有畫面感。 面對現代生活的平庸和無趣,這些魔幻小說是寫給大人的童話吧,要不,這日子該怎麼過下去。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