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满地都是六便士,你抬头看见了月亮
从道德的两面性这一角度来分析《月亮和六便士》,是一个很核心又颇具议论性的视角,当时看完,从这个角度思索了好久。如果说毛姆讽刺了我们奉为圭臬的事物,应该是比较受大众认可的,但如果就此而讨论道德的负面影响,或许稍微有点狭隘,因为如果就道德的好坏影响来说,应该不可否认绝大多数人都赞同是利大于弊,我们本可以在遵循道德的情况下去看月亮,为何要践踏着道德去追求?倘若大放厥词的说我们人就要活成正真的人的样子,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就去毫无择取又无原则的打破我们所谓的各种会束缚我们的事物,应该是会备受谴责又反社会吧?
《月亮和六便士》,名字就很文艺的,因此我对这本书期待了好久,但当我一口气读完了之后,内心竟留下深深的忧伤和孤独,让我触动的不是书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因为从我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每一个角色我都不能真正的融入进去,就像我为布兰琪自杀伤心,但我不理解为何自杀,我敬佩斯特里克兰德追求自我的那种坚定,但不理解他的一系列做法,当然我也不想理解,我们不能理解书中每一个角色,就像我们不能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毛姆的旁白写的倒是挺精彩的,我倒觉得在这方面我能找到更多一点的契合。有一段这样说:“每个人在世上都是孤独的 。他被囚禁在铁塔里 ,只能通过各种符号和同类交流 ,可是这些符号没有公认的标准 ,所以它们的意义是模糊而不确定的 。我们可怜地向他者传送宝贵的内心感受 ,但他们没有能力去接受 ,于是我们变得很孤独 ,齐肩并进却又形同陌路 ,无法认识我们的同类 ,也无法被他们认识 。我们就像身在异国的游子 ,他们对该国的语言所知甚少 ,尽管心中有许多美丽而奥妙的意思要表达 ,却只能借助会话手册上那些陈腔滥调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