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伟大航路】 第廿六话 玉都
在塔什库尔干看完边境国门后又沿着来时的破路返回喀什,这一路回程还遇上意外堵车,导致夜色笼罩才回到喀什,结果来到之前住宿的客栈居然客满了。已快接近深夜,寻访几处旅店均是客满,最终来到一个神奇之处——色满宾馆。
之前路过几次,这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格的老式酒店,曾是沙俄领事馆,由于这些感觉充满故事的背景,一度以为价格高昂就从未考虑,这时不得已一查,价格也不算过分,于是就来到此。
半夜到了后,发现从开门的安保人员、到店内前台等服务员都是维吾尔人。整个宾馆内部装潢虽然有些古旧,还略有些破败,但整体充满一种既不是维吾尔又不是内地化的风格,这应该就是沙俄风情吧。
当晚匆匆睡下,到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到院内四处转了一下,发现确实一种别样的趣味。而且这里真的就是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维吾尔人。后来还得知这里周恩来总理都曾下榻过。







过完这神奇的一夜后,我们将开启此次新疆航线的一个重头戏,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漠公路,这条公路南北方向连接民丰和轮台,此前就听闻多次,慕名已久。从喀什出发,途径叶城、和田到达民丰县,就从民丰开始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离开喀什,差不多也走了大半天才到达和田。当晚就住在和田。这也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地方。著名的和田玉的老家。






到了和田又是晚上,落脚后出门觅食兼四处闲逛,发现这里似乎没有太明显的南疆维吾尔情调,很像一个内地县城,估计是长年以来许多玉石生意人的汇集,导致这里已经充满内地气息。听闻和田社会秩序有些隐患,夜间城里较为冷清,本想寻觅一处夜市吃饭,结果在市里探寻一番未见有热闹地方,看到一家德克士,便进入吃饭。店内也很冷清,没有其他顾客,柜台后有一个维吾尔小哥正在忙活。向他点餐,可结果他一脸紧张,听我点完,他很不熟练的用汉语询问,表示再说一遍,他没听清,又重复一次,就见他在一张便条上记录,开始我还以为他在写维语。之后他似乎还是不太清楚,召唤后厨,接着出来另一个小伙,这个小伙不知是否是汉族人,终于能够用汉语流畅点好餐,然后等餐时,我看了一下之前维族小哥的便条,发现他居然是在写汉语拼音!

饭后城内也没有什么可逛,就回了旅社,在旅社查阅了一番资料,发现我们住处旁不远就是和田博物馆,和田地区有不少古迹发现,便决定第二天去参观一番。并且还得知和田这里自古除了产玉,还盛产地毯,自古至今这里地毯业发达,城内还专门有一处地毯博物馆。也列入第二天参观日程。
天明后早早便来和田博物馆,其实也不大,但由于和田以及南疆这一带均是古代西域地方,自丝绸之路的崛起后,西域各种大大小小国家一度繁荣,这一带有不少古迹、遗址,也是自古发掘、考古、探险胜地,出土了不少西域特色的文物,对此有兴趣的话,这个博物馆还是值得一看。

之后又来到地毯博物馆,跟着导航感觉来到城中一个偏僻处,实在不是太显眼好找,到了地方,也感觉这里人迹罕至,门前一个维吾尔小哥得知我们是来参观,不知是否是多日以来无人光顾,见到来人似乎有些兴奋。马上开门示意我们进去,然而似乎真是没有太多人造访,馆内各厅基本是关闭,小哥热情的一一开门、开灯。我们一一顺次参观,确实有不少精美地毯展示,有古老文物,也有现在新织。小哥看到一些地方就会给我们做一些介绍,但似乎他也不是太熟悉汉语,所以仅能做一些简单表达。最后到一个现今和田地区地毯织造介绍展示的部分,小哥有些得意的告知我们,有一些厂区图片似乎是他们家那里,还是他们家人有在那里工作,并且表示这些地毯我们都可以购买到。限于我们还有长路要行,无法携带这样的大件。参观后,小哥开心的和我们道别,这个偏僻的小博物馆太缺人气了。







之后就离开和田,奔向浩瀚沙海,出城前路过玉龙喀什河,河滩远方有几个人似乎在捡拾什么,回想起一个说法,和田附近这几条河自古以来恐怕每块石头都被翻了无数遍,被无数人查看过无数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