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 来一碗传统的上海冷面

一到大夏天,就想吃冷面,不时不吃。
中国大部分地区叫“凉面”,上海叫“冷面”,用的是当地一种扁扁的面条,叫小阔面。

面摊上的小阔面都是大蒸箱蒸过烘干的,回来宽锅深水,水沸后入面煮开,激以凉水,再沸就九成熟了。

九成熟的面条捞起,沥干挑散。拌上香油或自制葱油。古法是用冷风吹凉,为了散热,顺势风干。上班族图省事,就用凉白开过凉。

过凉的面,被洗去了表面的淀粉粘液,口感清爽筋道。沥沥干,拌香油或特制葱油,拌至互不粘连。

拌了油的冷面,看着会有蓬松感,油油亮亮的。考究点,风扇吹凉。

冷面的浇头,有大排,辣酱,辣肉各色,各家就地取材,自是不同。

传统的浇头,则是银丝或三丝。银丝是绿豆芽,豆芽要头尾尽去;三丝则是青椒,茭白,肉丝或鸡丝。茭白和青椒切成细细的丝。鸡肉或里脊也是切丝,用少许料酒、少许油、盐和淀粉上浆。

油锅爆香,煸炒鸡丝发白去生,捞出待用。

再起油锅,翻炒青椒丝,倒入茭白(或豆芽)和鸡丝,稍加翻炒,盐和酱油调好味立即起锅。

材料家常,样子素朴,却又是细心地琢磨与搭配好的。
冷面的调料,讲究花生酱与香醋的搭配。花生酱加入等量的温水,逐次加入,搅拌至光滑均匀,太多,冷面就粘了。

面条码入盘,码上三丝,舀一勺花生酱,一勺香醋,一勺酱油,喜欢辣的可加少许辣酱油,拌匀即可。

冷面入口,花生酱的甜香,裹着酱油香醋的咸酸,夹着三丝的脆爽。

干吃冷面,上海人叫“洋盘”,是要噎着的,要来点汤或者来碗赤豆刨冰。最经典的搭配汤,应该是热的咖喱牛肉汤,鸭血粉丝汤或油豆腐线粉汤。一口汤一口冷面,那才叫舒坦。爱喝酒的,则一口冷面,一口冰啤,感觉不亚于冬天吃着烤羊肉就着烧酒。美好的生活不过如此。
~END~
[ 感四时节气,食方丈于前 ]

柚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和伸子共事的12年 (9人喜欢)
- 女性更年期,知道得越多恐惧越少,人越自由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