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偏差到底有多可怕?
一个女人想在离婚前再给男人最后一次机会。
“只要您承认错误并真心悔改,就算签了离婚协议,我也能帮您扭转局面。”女儿好言相劝,“妈妈心也很软您又不是不知道。”
今早,他离婚方面虽松了口,但始终不承认错误,连一句解释都没有。他说今天去做生意,女人说:“行,等你有空了再办手续。”男人生气了:“你这弄得都没信心挣钱了。”呵,敢情这日子不是自己过的是跟别人过的?要是女人打定主意要离婚了为什么还等你有空再离?想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的意思都没听出来吗?
经过早上这事,女儿反思,按照爸爸的做法,十有八九是把昨天那番谈话理解错了。
昨天晚上,女儿让他承认错误,并希望他们不离婚。他说自己没错,都是妈妈的猜疑。可是那些短信作何解释?为什么事到如今不肯给一个解释?一家人有什么丢脸的?谁没有犯错的时候?给你机会解释和承认错误,你却闭口不谈,不是你亲自葬送了这段婚姻那是什么?
我从来认为不该以己度人,不是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就不该让猜测占了上风。但作为女儿,必须通过合理的猜测来调整语言,机智地挽回这个家。
女儿反复地斟酌昨天说的那番话,反复剖析今早他说的每一句话。她想,十有八九是爸爸理解错了。昨天那番话想表达的是,不离婚的前提条件是真心悔改,否则原计划不变。而不是想让你给母女俩一个个台阶下,或者说,不是只要你松口了,就不会抓着离婚不放了。所以,你犯了错误是我们再给你机会而不是巴结你,好像没了你活不下去了?
你可以说这个女儿残忍,哪有女儿劝离婚的?你也可以说她不礼貌不孝道,哪有女儿和父亲这样说话的?但是她觉得自己做得没错,孝道不是一味的遵从,而是当父母做错了事情勇于纠正他们的错误,就像对孩子的指责也是爱一样。
或许你会说,为了家庭的完整,为了弟弟的成长,为了20年的感情,女人不该轻易离婚。可是,你是否想过,该是有多少失望才能让一个这么顾家的女人提出离婚?从19岁结婚到如今的38岁,女人从未为自己活过。“既然过得这么累,这一次就不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了吧,离婚了或许可以活出自我。”女儿这样想。不管是分开还是一起,只要你们各自比现在幸福,就好。
可是呢,当这对母女试图给最后一次机会的时候,这个男人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以为女人还能继续忍受下去,过之前那种表面风平浪静的日子。为啥我说十有八九是这样呢,因为也许他只是装傻,装傻的原因也许是想糊弄过去,也许是放不下面子。具体原因不明。
出门一天,晚上打电话总是显示正在通话中,让人心烦意乱。虽说不能让猜疑占了上风,但只要是人,特别是局内人,没有一点胡思乱想和不理智是不可能的。但女儿始终告诉自己,要相信他,更不能表现出猜疑,不然误会越来越深。于是,她发了个微信:“什么时候回来?是通话设置出了问题吗电话怎么打不通?”不回。
女儿始终不明白,按照早上那个态度,不就是表达了要和好嘛?这一天他在外面经历了什么以至于给人一种变卦的感觉?不明所以。
认知偏差真的很可怕,出现偏差后不愿意沟通交流更可怕。
对,这个女儿就是我,我深知我身份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有些话必须我讲,因为我不会偏袒任何人,我是最公正也是最适合的人。于是,当他们感情出现问题时,我不敢逃避,不能像之前那样总躲在妈妈后面,我已成年,有些事情不该瞒着我了。我要让他们知道,我到了该承担的年龄,也有了承担的心理准备。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影响我学习,我也会成为他们可靠的调节剂。
敲这些字不是为了给谁看,是为了梳理头绪,反思问题,让自己得到成长。并告诉自己,未来的路很长很长,我要好好加油,向阳生长!
-
笙歌已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1 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