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 惠山镇祠堂
2017-01-3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第六批)】
惠山寺祠堂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分布极其密集。据统计,惠山镇今存较为完整的祠堂及遗址共有118处之多。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古代先贤神圣的庙堂,所谓"有功德于民者,则报祀之。”现存祠堂以宗亲家族祠堂最为普遍,尤其是在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中,往往都会有高大敞亮富丽堂皇的宗祠。惠山镇祠堂则情况有别,并非都是一家一姓的宗祠。祀主多为历代前贤,类别多样,年代也跨度极大。很难说这些祀主都与惠山镇有直接的密切关系,不知为何在这里竟然集中了如此多的祠堂。
在这些数量众多的祠堂之中,列入国保“惠山镇祠堂”中的有十座:华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简公祠、钱武肃王祠、留耕草堂(杨四褒祠)、顾可久祠(顾洞阳祠)、王恩绶祠(王武慜公祠)、陆宣公祠、杨藕芳祠、淮湘昭忠祠。这十座祠堂有的在锡惠景区里,有的在惠山古镇上。景区之外的祠堂也并不是都免费,有惠山古镇联票可以考虑购买。
先从锡惠名胜区里面看起,从惠山寺旁边南拐去第二泉方向,华孝子祠就在路边。华孝子指的是南朝孝子华宝。《南齐书》中《孝义列传》:“华宝,晋陵无锡人也。父豪,义熙末戍长安,宝年八岁。临别,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长安陷虏,豪殁。宝年至七十,不婚冠,或问之者,辄号恸弥日,不忍答也。”
华孝子祠始建于南齐,国保项惠山镇祠堂的年代为南北朝至民国。上限大概就是来自于这座华孝子祠的始建年代。华孝子祠原址在二泉亭上方的现五贤祠,元代时,华孝子祠移至二泉庭院东偏的现址。历代毁建,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包括有牌坊、祠门、溯源桥、承泽池、享堂等。



昭忠祠也在锡惠名胜区里。开始时在里面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最后发现就在惠山寺的最里面。淮湘昭忠祠由李鸿章奏请建于清同治三年。现存二门、将军门、享堂、配殿、寝殿。

碑亭内有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亲撰碑文,记叙了修建昭忠祠的原由。摘录部分:“江苏巡抚李鸿章自同治元年统帅水陆各军东征两载以来,各将士忠勇奋发,效命疆场,叠复名城,剪除巨寇,先后阵亡员弁兵勇为数极多。现今苏省全境肃清而眷念死事诸将士功成身故,殊堪悯恻。即著李鸿章于无锡县城惠泉山建立昭忠祠。查明历次阵亡员弁兵勇,分别设位由地方官春秋致祭,以彰恤典而慰忠魂。”

钱武肃王祠在景区入口旁边,不开放。始建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民国重建。现存门楼、五王殿、庆系堂、厢房、厢楼及东、南市房等。趁着门没关死混进来看了两眼,随后便被婉言请出。

尤文简公祠据说也在景区里面,但惭愧,没找到。从锡惠名胜区景区出口出来,继续向锡惠公园方向走几步,看见坐西朝东的泰伯殿。泰伯殿是至德祠的仅有现存,建于清乾隆年间,三开间大厅,硬山顶。
泰(太)伯是周文王姬昌的大伯父,吴国开基之祖。《史记》世家第一篇就是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论语》:“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至德祠即得名于此。无锡另有泰伯庙,也是国保。

出锡惠名胜区,继续惠山古镇上的祠堂之旅。
陆宣公祠免费开放。陆宣公为中唐时期名臣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卒时五十二岁,谥曰宣。南宋绍兴五年,陆氏后裔陆宲在惠山创建祠堂。明末祠堂被毁,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嘉庆时重修。
匾额上“内相经纶”四字。《旧唐书》陆贽本传:“贽初入翰林,特承德宗异顾,歌诗戏狎,朝夕陪游。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堂匾上“学为帝师”为汤恩伯所题。


现存建筑两进,门间后为戏楼,下临水池,池上架有通往享堂的石桥。享堂二层,硬山顶。


杨四褒祠(留耕草堂)建于清道光二十年。是不是没开放?现在已经回想不起来当时为啥没进去了。

王恩绶祠(王武慜公祠)是收费景点。王恩绶,字乐山,无锡人。咸丰年,武昌陷入太平军和清军的拉锯战,几经倒手。选任武昌的官员多畏惧不前,王恩绶却慷慨赴任。并义无反顾地进入被围的危城之中,翼日城陷,王恩绶死难。次年武昌克复后,恩绶死事状得以上闻,得旨赐祭葬,予谥武愍。并诏许于本籍无锡和武昌建祠。


看见河畔这座典型的西洋式洋楼,很难把它和印象中的祠堂联想起来。这是建于1911年的杨藕芳祠。祀主杨宗瀚,字藕芳,是一位近代的洋务人士。曾入李鸿章幕府,后入幕刘铭传随其经理台湾。1890年,应李鸿章之邀出任上海机器织布局会办。回乡后又与其兄杨宗濂一起创办业勤纱厂。

在西洋楼里转来转去,竟然风格一变,突然变成了典型的中式园林。假山、小池、亭台,幽静雅致。



干脆不原路返回了,从这个园林的另一侧门出来,回头一看,竟然是顾洞阳先生祠。杨藕芳祠和顾洞阳祠的大门相距甚远,里面竟然是互联互通。
顾可久,号东阳,是明代名臣,刚直敢谏,善书,工诗。他有个天下闻名的学生叫海瑞。顾可久祠即是由海瑞奏请而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