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伍绮诗(Celeste Ng)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图书。
死是我不喜欢的情节,真相很简单,真相也是不简单的,就是一个悲剧。死得其所,死,就是一种解脱,那晚黑夜的湖面是如此的平静。
一个从小就害怕水的女孩,竟然会在离着水面安静的游荡,
今天晚上,在黑暗中,她却觉得无所畏惧——她惊奇而平静地发现了这一点。
夜晚的静,一下子冲击了莉迪亚,思绪开始明朗起来,她知道了所有错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哪里开始的,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也知道今天晚上会发生什么,知道下一步自己不得不去的地方。
原来幸福的一家人,在时间的摧残下现在却不得不处身在一座无底深渊的悬崖之上,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在这个时候才会注意到,原来幸福是多么的脆弱,不知道只要你不小心,就会轻而易举的推到幸福,粉身碎骨。
以下是网友的评论,很直透人心:
※ 最终莉迪亚死了 表面上是自杀 其实更是因为家庭的压迫 母亲对自己的严格 因为得不到所以把希望放在女儿身上 可能更因为种族原因导致那时的她被歧视 书其实穿插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其实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多方压力确实能够害死人
※ 我们的人生应由自己掌控,梦想也应该自己决定。莉迪亚终究被父母的期望一步步逼上了绝路。这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关联到几代人的悲剧,故事很精彩,也很值得人深思。没错,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回真正的自己。
※ 莉迪亚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中,实现父母的愿望,被逼的透不过气来,唯一理解他的哥哥也要离开。家里的妹妹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读完之后可以引起自己的反思。
※ 伍绮诗的小说从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住了读者,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
※ 终于结束了《无声告白》的阅读。莉迪亚、内斯、汉娜、詹姆斯、玛丽琳……一个个人物走马灯般在我脑海里晃悠,让我有种窒息感。莉迪亚用她的死无声告白:要摆脱父母的期待,做真正的自己!而我们呢?我们的孩子呢?
※ 无声告白,生活在被安排的人,虽然想要真实自己,却被母亲的所寄托的梦,弄得支离破碎,明明内心充满无限的不安,却在母亲的强势之下,一直抑制自我的内心,看似懂事,却生活矛盾之中,在无法忍受之下,完全失去自我。结局是悲剧,也更深的反映了一代人的驾驭。
※ 让我感触很大的介绍,“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怎么说呢,我看过另一本书,赫尔曼.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它直击心灵的感触。能通过它看到我们的灵魂。期待作者能带来不一样的故事。
※ 情节展开极为机智,处处撩动你的情绪……伍绮诗用扣人心弦、精彩得让人拍手叫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严肃主题。这样严肃的主题竟然可以被剖析得如此透彻,而且故事的节奏,竟然还可以越来越快,越来越惊心动魄,直到最后真相大白,好像有阳光铺满房间。
要说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
那个夏天,莉迪亚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个苍蝇琥珀。
“现在,她想起那只曾经优美的降落在一摊树脂里的苍蝇,也许它误以为那是蜂蜜,也许它从未见过树脂。当它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时,已经太晚了。它挣扎扑腾,然后沉陷,最后淹死”
莉迪亚死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