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研读小组规则(2017年6月15日第四次修订)
![]() |
质性研究研读小组规则
本小组是青年学人自愿组织的质性研究交流平台,秉持“多元、平等、参与、分享”的精神,旨在精读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文献,以及基于质性研究方法的经验研究文献,分享各自基于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经历、感想和成果。为保障研读活动有序进行、读有所获,拟定如下规则:
1、小组加入方式及活动形式
本小组为张汉和邢宇宙共同创建的志愿组织,认同和关注质性研究方法的各界人士均可加入。新加入者可通过各种途径与本小组任一成员联系,明确表达参与意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同时微信或邮件告知张汉(hankzh31@foxmail.com)或邢宇宙(cosmosxing@163.com),即可加入小组。
为方便小组成员线上交流,小组建立微信群和邮件组。小组活动的通知,由活动组织者通过邮件和微信群两种方式,发送给所有成员。活动通知不通过其他渠道预先公开发布。每次活动的研读材料,由活动组织者仅通过邮件群发给小组成员。
本小组以线下研读活动为主要存在形式,并非网上虚拟社区,因此小组成员对研读活动的组织和参与至关重要。小组成员名单据此进行动态调整。参加过第一次研读活动(2015年5月23日)、组织过研读活动以及担任过研读活动主题发言人的成员,是小组的永久成员。如无特殊原因,加入小组之后连续6个月未参加小组活动的非永久成员,将被清理出小组的微信群和邮件组。
小组成员在微信群内讨论时,应对小组其他成员保持必要的尊重和宽容,所发表的意见和其他信息应符合学术社群的职业自律精神和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小组任何成员如在微信群内发表有违上述精神和素养的信息,张汉和邢宇宙应对其进行劝阻。在劝阻无效、问题反复发生的情况下,小组可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将相关成员清理出小组的微信群和邮件组。
2、研读活动形式
小组研读活动每月举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每月下旬的第三个或第四个星期天举行,具体时间由当次活动组织者确定。
小组成员自愿轮流担任活动组织者,安排场地,确定时间。组织者可同时担任活动主持人,也可邀请他人担任主持人。组织者需要做好活动记录工作,包括主要参与人及其发言内容,并整理为新闻稿形式的研读活动记录。
3、研读文献的确定
有两种形式。
(1)组织者根据自己的判断并结合其他成员的意见,选择质性研究方法论文献,或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经验性研究文献。组织者尽量提供文献电子版供小组成员传阅、研读和讨论。鼓励组织者提出专题研读方案,选择特定的质性研究方法,如比较案例研究、民族志等,或者特定的质性研究技术,如访谈、资料编码与转录等,或者论文写作的技巧和思路,并推荐相关文献进行集中研读。
(2)小组其他成员根据个人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结合当次研读活动主题,向当次活动组织者推荐文献。
(3)如选择经验研究文献,选择的基本标准是有明确的理论对话、完整的资料呈现。请勿选择缺乏理论意识的调研报告,或缺乏经验研究支撑的文献综述或规范性研究文章。鼓励选择各学科或领域的国内外一流期刊的文章,比如社会学学科中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等。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发表在其他中英文期刊上的文章或专著章节。
(4)当次活动组织者尽量为小组成员提供文献电子版,一般在研读活动前1-2周发送给大家。若没有电子版,则通知各位成员自行寻找。
4、研读活动时间长度与内容
每次活动一般2~3个小时,分为两个部分。
(1)专题发言与点评
由一位专题发言人用30-60分钟的时间,汇报最新的质性研究成果、研究思路或者研究经历与感想。专题发言人由当次活动组织者确定,既可以由组织者本人担任,也可以由组织者邀请其他学者、企业界和社会组织人士,如咨询公司、基金会研究人员担任,从而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与市场研究及第三部门研究就质性研究方法的对话。
专题发言之后,由点评人用15-20分钟的时间进行点评。点评人由组织者确定,可邀请小组成员或者其他学者,也可通过媒介公开征集。点评人应事先了解专题发言内容,比如获取论文初稿、写作提纲等,或者进行直接交流。
专题发言的内容仅供小组内部讨论之用。如果发言内容是未曾发表的原创文章,小组成员需要尊重作者的原创权。未经作者同意,小组成员不得随意将其内容外传,也不得随意将其转载至他处。
(2)文献研读分享与讨论
小组成员对专题发言及所提供的研读文献进行评议和讨论。
5、研读活动的经费安排
小组每年5月举行的研读活动,同时作为小组成立周年纪念活动。在活动当月(5月1日0点至5月31日24点),小组成员根据自愿原则募集资金,作为小组研读活动的茶歇经费。由张汉负责接收和管理资金,并向小组成员公示经费总额和每次活动的可用额度。
具体规则如下:每年6月至次年5月为研读活动的年度周期。所得经费总额,按照每年11次活动的频率平均计算,以确定每次活动的可用额度,并在每次活动之前将经费转给活动组织者。该经费由活动组织者支配,用于购买活动茶歇所需物品。5月的研读活动举行后,如因为该年度周期内组织的研读活动不足11次而导致经费尚有余额,则余额自动转入下一个年度周期继续使用。
6、研读活动的宣传渠道
研读活动记录发布在“质性研究研读笔记”微信订阅号上。小组成员也可转载至各自的社交媒体平台。小组成员的读书笔记及相关的科研活动信息,也根据自愿原则在上述平台发布。
2015年5月5日草拟
2015年5月7日第一次修订
2015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
2016年6月11日第三次修订
2017年6月15日第四次修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