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利用司考大纲?丨厚大司考
作者:张雨泽(厚大司考首席规划师、厚大在线360)
原题:《冷眼看司考大纲》
撕纸分割线
司考大纲到手了,薄薄的一本,233页,估计很多学员也购买了大纲,学员们总是希望获得以下的信息:
大纲能直接告诉我一定考什么、一定不考什么吗?
很遗憾的是,一般做不到,因为那叫“泄题”。
通过大纲能否给划个重点,最好具体到最细的点上?
很遗憾,估计也够呛。因为你会发现大纲里罗列的每一个考点还是口径挺大的。我也能告诉你共同犯罪是重点,今年必考,但具体考哪一种共同犯罪、会怎么个考法、坑会怎么挖,我想得见到卷子才能定论。
退而求其次,大纲能给指个备考方向吗?
这个倒是能,但注意只是指个方向,不是给你指出具体道路,就好比你在广州想来北京,我告诉你往北方走,这确实没毛病,但你还得找条具体的路线才能到北京,否则我只能保证你一定到达北极。而这具体的道路,就有赖于各科老师的才华和见解了。所以,敬请期待厚大各科名师的大纲解读。
如何高效利用司考大纲?
我仔细认真的研究了一下大纲最前面的“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考试说明”,细细品读了好几遍,力求从这些话中看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可惜水平有限,整了一下午也就对“上述内容与科目,应试人员应分别从了解、理解、熟悉等三个能力层次予以把握”这句话最感兴趣,我来试着解读一下,不当之处您别见笑。
首先说所谓“了解”,大纲说是对相关知识能够准确的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我觉得这句话挺有内涵,想知道“是什么”,你得通过看书和听课来完成,要能够准确的“再认、再现”也就是换个马甲我还认得你,这得通过反复的看书或听课才能做到。反复的听课你就算了吧,毕竟那工程量太大,但你反复的看书我想还是能做到的,例如你按照我说的翻着各科土豪金去解析各科近4年真题的每个选项为何对为何错,这就是把土豪金反复看的好办法,干完这个后,你对考点准确的“再认、再现”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你熟悉了嘛,就好比一个你很熟悉的人无论怎么换马甲换发型你还是能一眼认出来一样。
其次说“理解”,大纲说是能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及规定,并藉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知道“为什么”。
我一向觉得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顶级规范,好歹也是汇集了这个国家第一流的精英合力打造出来的,虽然不是说每一条规定都蕴含着满满的道理,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规定若是不理解背后的原理,你是掌握不了的,光靠死记硬背压根没用。想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主要靠“听课”和“答疑”这两环节来解决。各科名师在授课时,一定有对相关规定的背后原理的解释,往往听后感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从此再也忘不了。我觉得这才是听老师授课的目的所在。但老师不可能给你实现全覆盖,总有些难点是因为你不明其中原理导致的,老师课堂上没讲,你这时候应该找个明白人给你解决一下,例如厚大官网的学习中心里面的问答中心就很好嘛,一队400+的导学师在给你解决。
再次说“熟悉”,大纲说是能灵活运用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即清楚“怎么办”。想知道“怎么办”。
对我们考生来说虽然没有到办理具体实务案件的阶段,但所有的做题训练不都是在模拟训练你“怎么办”的能力嘛。就像新手入职一家单位刚开始操办具体实务做不到位一样,考生在做题时尤其是在初次接触某一科习题时也是错误百出的。职场新人做事务做多了就熟练了、高效了,司考考生习题做多了也就熟练了、高效了,能达到又快又好的效果。所以,一是要多做题,二是要多仔细的整改错题并反复研究。
最后,说个小亮点,大纲的第2页,考试方式里说,在数个试点考场采取部分试卷计算机答题方式。这就让人浮想联翩了。比如说,是不是每一道选择题都是选定后提交,然后想改也改不了?比如说,要是考着考着突然死机了,算谁的?再如说,盯着屏幕3小时眼睛会不会出问题?打游戏3小时眼睛绝对不会出问题,但做题3小时可就不敢保证了,这要是考个试弄得心灵的窗户蒙上了阴翳,怕是不好吧。
好了,嘚嘚了这么多,我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共同期待厚大各科老师能给大家在解读中指出一条既省时省力又能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好路来,极其热烈的鼓掌。
觉得这篇对你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
原题:《冷眼看司考大纲》
撕纸分割线
司考大纲到手了,薄薄的一本,233页,估计很多学员也购买了大纲,学员们总是希望获得以下的信息:
大纲能直接告诉我一定考什么、一定不考什么吗?
很遗憾的是,一般做不到,因为那叫“泄题”。
通过大纲能否给划个重点,最好具体到最细的点上?
很遗憾,估计也够呛。因为你会发现大纲里罗列的每一个考点还是口径挺大的。我也能告诉你共同犯罪是重点,今年必考,但具体考哪一种共同犯罪、会怎么个考法、坑会怎么挖,我想得见到卷子才能定论。
退而求其次,大纲能给指个备考方向吗?
这个倒是能,但注意只是指个方向,不是给你指出具体道路,就好比你在广州想来北京,我告诉你往北方走,这确实没毛病,但你还得找条具体的路线才能到北京,否则我只能保证你一定到达北极。而这具体的道路,就有赖于各科老师的才华和见解了。所以,敬请期待厚大各科名师的大纲解读。
如何高效利用司考大纲?
我仔细认真的研究了一下大纲最前面的“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考试说明”,细细品读了好几遍,力求从这些话中看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可惜水平有限,整了一下午也就对“上述内容与科目,应试人员应分别从了解、理解、熟悉等三个能力层次予以把握”这句话最感兴趣,我来试着解读一下,不当之处您别见笑。
首先说所谓“了解”,大纲说是对相关知识能够准确的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我觉得这句话挺有内涵,想知道“是什么”,你得通过看书和听课来完成,要能够准确的“再认、再现”也就是换个马甲我还认得你,这得通过反复的看书或听课才能做到。反复的听课你就算了吧,毕竟那工程量太大,但你反复的看书我想还是能做到的,例如你按照我说的翻着各科土豪金去解析各科近4年真题的每个选项为何对为何错,这就是把土豪金反复看的好办法,干完这个后,你对考点准确的“再认、再现”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你熟悉了嘛,就好比一个你很熟悉的人无论怎么换马甲换发型你还是能一眼认出来一样。
其次说“理解”,大纲说是能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及规定,并藉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知道“为什么”。
我一向觉得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顶级规范,好歹也是汇集了这个国家第一流的精英合力打造出来的,虽然不是说每一条规定都蕴含着满满的道理,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规定若是不理解背后的原理,你是掌握不了的,光靠死记硬背压根没用。想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主要靠“听课”和“答疑”这两环节来解决。各科名师在授课时,一定有对相关规定的背后原理的解释,往往听后感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从此再也忘不了。我觉得这才是听老师授课的目的所在。但老师不可能给你实现全覆盖,总有些难点是因为你不明其中原理导致的,老师课堂上没讲,你这时候应该找个明白人给你解决一下,例如厚大官网的学习中心里面的问答中心就很好嘛,一队400+的导学师在给你解决。
再次说“熟悉”,大纲说是能灵活运用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即清楚“怎么办”。想知道“怎么办”。
对我们考生来说虽然没有到办理具体实务案件的阶段,但所有的做题训练不都是在模拟训练你“怎么办”的能力嘛。就像新手入职一家单位刚开始操办具体实务做不到位一样,考生在做题时尤其是在初次接触某一科习题时也是错误百出的。职场新人做事务做多了就熟练了、高效了,司考考生习题做多了也就熟练了、高效了,能达到又快又好的效果。所以,一是要多做题,二是要多仔细的整改错题并反复研究。
最后,说个小亮点,大纲的第2页,考试方式里说,在数个试点考场采取部分试卷计算机答题方式。这就让人浮想联翩了。比如说,是不是每一道选择题都是选定后提交,然后想改也改不了?比如说,要是考着考着突然死机了,算谁的?再如说,盯着屏幕3小时眼睛会不会出问题?打游戏3小时眼睛绝对不会出问题,但做题3小时可就不敢保证了,这要是考个试弄得心灵的窗户蒙上了阴翳,怕是不好吧。
好了,嘚嘚了这么多,我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共同期待厚大各科老师能给大家在解读中指出一条既省时省力又能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好路来,极其热烈的鼓掌。
觉得这篇对你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