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就勇敢了
我总是希望自己可以每天记录一些事情,随心所欲的说一些什么话,可是又害怕随意的发泄情绪之后,第二天被人问着“你怎么了?”,其实我也没怎样。就是想随便记录一下,吐吐槽,等到自己老了。或者过个5年10年,能有回忆可以追寻,能够记起,啊,原来我是这样过来的,啊,原来那一年还发生过这样的事,啊,原来自己过去这么傻,也或许,自己想为以后的自己准备一份惊喜,时光礼物,用一生书写的礼物,就像在我童年里,我总是喜欢给自己不定时的书写一封信,工整的装进信封,密封好,然后藏起来,等到某一天突然发现,早已忘记了里面的内容,拆开看着简简单单的话语也是分外惊喜。
可是,越长大,越没有办法再任性的展示着自己的真实情绪,或许这就是成长,学会收起自己的情绪,更或许是越来越在乎家人的关心,一个小小的心情,就会致使妈妈立刻打电话询问;也许,是累了,不愿烦烦躁躁再被朋友再问东问西;也许,因为故事太长,我也并不知该从何说起;也许,是因为自我保护,并不希望别人过分窥探;也许,更是不喜欢别人随意窥探后,妄加评论,认为那便是我的行为吧;更或许,一切根本没办法说清楚,它就是那一瞬间的某个情绪,不开心,就是不开心了,没有有迹可循真实存在的为什么。
有一天,看了一个新闻,上面说大熊猫在国外遭到了虐待,控制食物并且母子分离,后来我国派了熊猫研究员赶往国法进行调查追踪,最后给出的答案是并没有减少食物,熊猫体重正常,且这样的母子分离也是正常行为,因为大熊猫到了成年就会喜欢独居,我当时只是一愣,那么肯定么?所有的熊猫一定就喜欢独居么?后来想到有的动物喜欢群居,有些喜欢独居,而人确是复杂的,因为每个人都没有定数,不会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敢保证一个人到了某个时刻就是喜欢独居,或许这便是人身为高级动物的区别吧,因为复杂,因为变幻莫测。
最近在豆瓣里待了几天,虽然看影评里依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言语,但是比起微博现在的难以控制的言论自由,这里还是比较祥和的,有丰富的电影资源,书籍推荐,并不像微博大号一个个重复刷屏同一个信息,所以,我慢慢喜欢上了这里,我喜欢打开它时弹出的那句话“我们的精神角落”,也许我就是很喜欢安静的看看电影,画画画,听听音乐,看看书,尝尝美食的生活,平淡而安宁的美好。
可是人终究还是有心得,无论再怎样希望平凡没好,梦想与信仰只要心在跳动着,便从未停止过,我有梦想,可我也深知自己现在弱的有点可怕,现在的自己并不满意自己,或许过去的自己更不满意现在的自己,就像昨天画了一幅画,可是自己很不满意,空空的大脑,没有灵魂的双手,彻底明白了“不进则退”的含义,真的,有些东西,是时候该觉醒了。
这一次,决定安营扎寨豆瓣了,记录我的情绪,记录我看过的书,欣赏过得电影,听过的歌,还有我很多很多的生活,不再畏惧别人窥探与评论。
因为,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