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肩、探肩、驼背和颈椎前倾等身姿综合问题笔记
因为很多朋友关心,问我怎么自我治疗,我就以我所知发一个综合笔记。
问题描述
圆肩、探肩、驼背和颈椎前倾彼此略有差别,不过问题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就放在一起讲。上街看一看,现在年轻人基本十有八九存在这些问题。
一图胜千言,关于圆肩驼背探颈,上图描述的基本上已经很清晰了,有没有问题自己照镜子。人体进化出来主要是为了采集+打猎,运动主要是奔跑+爬树+战斗,从非洲大草原走出来也只有几万年而已,基因库几乎没啥改变,根本来不及进化出适应现在的生活的身体。
钢管+皮筋结构
人体的正常结构保证受力的合理性,各个方向看都应该是静态平衡的。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直立还是久坐,还是躺着应该保证无需借助其他力量就能平衡。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是动物,就要主动打破平衡,才能完成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除了骨骼,还需要肌肉和韧带等构成一套 钢管+皮筋结构。
肌肉这个东西,是软的,和皮筋很像(唯一不同是肌肉可以主动收缩发力)也可以被迫拉伸发力,如果它长时间被迫拉伸发力,也会僵硬、劳损、老化。
结构最合理的利用应该是,长时间靠骨骼支持静止+短时间肌肉发力。
但是哪有这么尽善尽美,由于身姿原因,我们经常需要皮筋发力来维持稳定。如下图
可以看出,错误示范中,头部背部会形成一个力臂,想要维持这一状态,自然后背肌肉就得被迫发力,还是那个皮筋假设,后背长时间拉伸就会僵化掉,随着损伤加深,背部力量会越来越小,然后被拉的越来越紧,相当于皮筋被拉的越来越细越来越长。
这个问题是个正反馈过程,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保持一定的前倾就稳定了,那!绝!对!是!当!然!做!不!到!的。皮筋越细就得需要越长的拉力,然后越长就会越细。 随着衰老,慢慢的就是变成大虾米。我估计咱这代人到了70岁变成这种形状的会有相当大比例。更悲惨的是,我们这代人寿命会有110岁左右。
肌肉损伤带来的疼痛
身姿只是问题一个小方面,最大的方面是疼痛、麻木、无力、僵化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颈前倾和探肩造成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肩部、颈部后侧、斜方肌外侧和肩胛骨周围,具体疼痛的肌肉可以见更详细的笔记,<背颈容易疼痛的肌肉对照>。
产生的原因
在1中我们已经说了钢管+皮筋结构,然后我们从日常习惯上具体说明。
久坐
久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会形成两个疲劳的力臂。第一个是头部形成的短力臂,主要会对颈部和上背部有较大的损伤。第二个是胳膊前伸形成的大力臂,主要对背部外侧肌肉产生影响,比如小圆肌和大圆肌肉。
尤其是胳膊没支撑还有负重,玩手机的对号入座。
站姿问题
这个很简单了,和久坐对肩背伤害是类似的,不同点是久坐对腰的损害,这是另外的问题。
侧卧
侧卧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侧卧是目前最被推崇的睡眠姿势,尤其右侧卧,不压迫心脏,不容易打鼾。
但是侧卧,如下面很丑的示意图,会由于体重形成一个特别巨大的力臂,造成后上背整体被迫拉伸发力,探肩不是梦。
能想象到的主要也就这三种,尤其第三种最容易被忽视。
治疗
医院
这种由于疲劳损伤产生的问题,即便去了医院也没啥好办法,疼的厉害给你顶多打几针封闭。严重了做手术。
按摩
按摩是一种比较治标的办法,中医推拿是可以的,不过并不推荐,按得时候舒服了,可以一时缓解背部颈部肌肉紧张,但是它对于病因并没有卵用,过几天一样继续疼。
但是并不是说按摩完全没有用,它结合积极疗法就会事半功倍。关于自我按摩就不要去找穴位了,我不黑中医,不过等你整明白按哪治哪这个哲学问题,你估计已经不可救药了。
具体请搜索 激痛点 相关知识。它的原理是针对疲劳肌肉的筋膜进行刺激的一套办法,很实用,无论是运动后放松还是缓解疼痛都有好处。
生活习惯
如果我说让你站直了,坐直了,这简直是废话而且也是不可完成的,爸妈从小告诉我们坐直站直,不是一样继续弯下去,其实我们更应该考虑为什么站不直坐不直更有意义。
积极疗法
这是该这笔记的重点,也是解决之道。看下图,大致说明了原因,不过我反对这图中斜方肌紧张的说法,反而我觉得是力量不足和拉伸疲劳。
具体做法就是,背部肌肉不足就增加对背部肌肉的训练,还是橡皮筋比喻,你要试着把皮筋变粗,力量变大,同时把前侧过于紧张的橡皮筋拉开拉长。
原理很简单,发力特点也很简单,总是就是做一些后面发力的动作。这就太多了,随便搜个健身主页,关于背部训练动作可以不重样让你练一个月。这里主要列几个不太依赖器械的吧。
动作
十字挺身
十字挺身
十字挺身这个动作说实话还是挺难的,尤其对于背部异常薄弱的人来说,如果腿抬不起来,光抬胳膊也可以。
小燕飞
背部飞鸟
然后引体向上什么的,动作太多了,我比较推荐的公众号是 硬派健身,可以去那里找动作。
最后的最后,特别要提醒的几点
一,当然是加强背部训练,结合激痛点按摩。
二,一定要加强胸部的拉伸,然后减少胸部腹部训练。
三,避免长时间侧睡,最好换着姿势睡,背部疼痛厉害就放弃侧睡吧,平卧。
四,避免久坐久站,过段时间就活动下,尤其是拉伸胸部,让背部肌肉收缩,放松背部。
五,多抬头往上看。
问题描述
圆肩、探肩、驼背和颈椎前倾彼此略有差别,不过问题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就放在一起讲。上街看一看,现在年轻人基本十有八九存在这些问题。
![]() |
一图胜千言,关于圆肩驼背探颈,上图描述的基本上已经很清晰了,有没有问题自己照镜子。人体进化出来主要是为了采集+打猎,运动主要是奔跑+爬树+战斗,从非洲大草原走出来也只有几万年而已,基因库几乎没啥改变,根本来不及进化出适应现在的生活的身体。
![]() |
![]() |
钢管+皮筋结构
人体的正常结构保证受力的合理性,各个方向看都应该是静态平衡的。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直立还是久坐,还是躺着应该保证无需借助其他力量就能平衡。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是动物,就要主动打破平衡,才能完成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除了骨骼,还需要肌肉和韧带等构成一套 钢管+皮筋结构。
肌肉这个东西,是软的,和皮筋很像(唯一不同是肌肉可以主动收缩发力)也可以被迫拉伸发力,如果它长时间被迫拉伸发力,也会僵硬、劳损、老化。
结构最合理的利用应该是,长时间靠骨骼支持静止+短时间肌肉发力。
但是哪有这么尽善尽美,由于身姿原因,我们经常需要皮筋发力来维持稳定。如下图
![]() |
可以看出,错误示范中,头部背部会形成一个力臂,想要维持这一状态,自然后背肌肉就得被迫发力,还是那个皮筋假设,后背长时间拉伸就会僵化掉,随着损伤加深,背部力量会越来越小,然后被拉的越来越紧,相当于皮筋被拉的越来越细越来越长。
这个问题是个正反馈过程,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保持一定的前倾就稳定了,那!绝!对!是!当!然!做!不!到!的。皮筋越细就得需要越长的拉力,然后越长就会越细。 随着衰老,慢慢的就是变成大虾米。我估计咱这代人到了70岁变成这种形状的会有相当大比例。更悲惨的是,我们这代人寿命会有110岁左右。
![]() |
肌肉损伤带来的疼痛
身姿只是问题一个小方面,最大的方面是疼痛、麻木、无力、僵化等一系列问题。
![]() |
由于颈前倾和探肩造成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肩部、颈部后侧、斜方肌外侧和肩胛骨周围,具体疼痛的肌肉可以见更详细的笔记,<背颈容易疼痛的肌肉对照>。
产生的原因
在1中我们已经说了钢管+皮筋结构,然后我们从日常习惯上具体说明。
久坐
![]() |
久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会形成两个疲劳的力臂。第一个是头部形成的短力臂,主要会对颈部和上背部有较大的损伤。第二个是胳膊前伸形成的大力臂,主要对背部外侧肌肉产生影响,比如小圆肌和大圆肌肉。
尤其是胳膊没支撑还有负重,玩手机的对号入座。
站姿问题
这个很简单了,和久坐对肩背伤害是类似的,不同点是久坐对腰的损害,这是另外的问题。
侧卧
![]() |
侧卧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侧卧是目前最被推崇的睡眠姿势,尤其右侧卧,不压迫心脏,不容易打鼾。
但是侧卧,如下面很丑的示意图,会由于体重形成一个特别巨大的力臂,造成后上背整体被迫拉伸发力,探肩不是梦。
![]() |
能想象到的主要也就这三种,尤其第三种最容易被忽视。
治疗
医院
这种由于疲劳损伤产生的问题,即便去了医院也没啥好办法,疼的厉害给你顶多打几针封闭。严重了做手术。
按摩
按摩是一种比较治标的办法,中医推拿是可以的,不过并不推荐,按得时候舒服了,可以一时缓解背部颈部肌肉紧张,但是它对于病因并没有卵用,过几天一样继续疼。
但是并不是说按摩完全没有用,它结合积极疗法就会事半功倍。关于自我按摩就不要去找穴位了,我不黑中医,不过等你整明白按哪治哪这个哲学问题,你估计已经不可救药了。
具体请搜索 激痛点 相关知识。它的原理是针对疲劳肌肉的筋膜进行刺激的一套办法,很实用,无论是运动后放松还是缓解疼痛都有好处。
生活习惯
如果我说让你站直了,坐直了,这简直是废话而且也是不可完成的,爸妈从小告诉我们坐直站直,不是一样继续弯下去,其实我们更应该考虑为什么站不直坐不直更有意义。
积极疗法
这是该这笔记的重点,也是解决之道。看下图,大致说明了原因,不过我反对这图中斜方肌紧张的说法,反而我觉得是力量不足和拉伸疲劳。
具体做法就是,背部肌肉不足就增加对背部肌肉的训练,还是橡皮筋比喻,你要试着把皮筋变粗,力量变大,同时把前侧过于紧张的橡皮筋拉开拉长。
![]() |
原理很简单,发力特点也很简单,总是就是做一些后面发力的动作。这就太多了,随便搜个健身主页,关于背部训练动作可以不重样让你练一个月。这里主要列几个不太依赖器械的吧。
动作
十字挺身
![]() |
十字挺身
十字挺身这个动作说实话还是挺难的,尤其对于背部异常薄弱的人来说,如果腿抬不起来,光抬胳膊也可以。
![]() |
小燕飞
![]() |
背部飞鸟
然后引体向上什么的,动作太多了,我比较推荐的公众号是 硬派健身,可以去那里找动作。
最后的最后,特别要提醒的几点
一,当然是加强背部训练,结合激痛点按摩。
二,一定要加强胸部的拉伸,然后减少胸部腹部训练。
三,避免长时间侧睡,最好换着姿势睡,背部疼痛厉害就放弃侧睡吧,平卧。
四,避免久坐久站,过段时间就活动下,尤其是拉伸胸部,让背部肌肉收缩,放松背部。
五,多抬头往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