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曼谷
此次泰国曼谷涛岛行的最后一天,旅程总有归期,虽有些许不舍,意犹未尽,所幸每一天无论是好是坏都是有意义的存在。
此行在曼谷的最后一天,困顿中在半夜苏醒,睡过去之后做了一个无比清醒的梦,像是第二重人生,梦里梦见自己要去看电影大鱼海棠,我跟我妹还有表妹说,这电影我已经看过来,但是票已买好,(现实中跟R与我提到的上海电影节有关)我在纠结是要去看这个电影,还是去参加英语交流的活动,犹豫之中,我还是决定去看这虽已看过的电影,路途中遇到小插曲,要么是自己公司的任务,要么是半路遇到推销的人,不知道推的是什么,一看这满是格子的本子纸上的内容,像是大学里写的小论文,我与表妹和妹说,不要理会,没什么实质的内容,然后带她们去找大姑新搬的家,不知是二楼还是三楼。(现实中我们在Chern住的分别是二楼和三楼,而且昨天Lenka与我分享她们新搬的家,邀请我去她们的阳台与喝茶)。寻找之中,电影已经开始了,一看时间下午五点四十四分,电影五点半开始,已然迟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96541 大概是个这样的号码,以为是电影院打的,一接才知道原来是湖南长沙报社打的电话,邀请记者编辑这一职位(现实中在机场看到“长沙”字样,前同事从上海回到长沙发展),我说我由于还在上海,愿意先为她们写稿,如果觉得写的可以,可以长期合作,之后可以全职。但是她犹豫着说,我们不确定能否接受,要是你真的这么优秀,那么之前早就应该在报社供稿了,这样吧,让我们主编来和你谈谈,然后一位中年男子的声音和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现实里去年看过的购物狂哲学Berkey也是写稿),问我一些基本情况,我把自己的职业路径跟他说了,说出来之后自己就没有底气了,因为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之完全没有搭边,但我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在青墙夹缝中求生存,在生存之上生活以下来养梦。说得过于文绉绉,但希望他能理解。或许他的助理会说,我这些都是所谓的借口,如果是最初的梦想,那么最开始就应该好好地坚持,而不是因为所谓的生活而放弃。我的内心有被撮中的感觉,但是依然想要争取这个机会,于是就跟主编说,您可以给我一个邮箱吗?我在豆瓣写了一些文章,我可以把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给您发过去。主编说可以,你发来吧。于是说了自己的邮箱,不知是不是有意敷衍,没太听的清楚他说的邮箱号,我依稀记下来这个类似qq的号码,但并不准确,他的助理接过电话,我以为还有机会再从她那里获得一个邮箱,但是事与愿违,她并没有多说什么,电话的那头已经挂断。
早上醒来,以为自己在梦里哭得跟大雨混为一体了,梦境这么地清晰,清晰到我以为这个梦就是现实。折射着此刻的一分一秒。
再看一眼手机,曼谷毕业旅行群聊里,妹妹报了平安,她们安全抵达,表妹与我说晚安,让我注意安全。亲人间的一点点关心,就可以把我们内心融化。而《everything that I nerve told you》这本小说里的心理描写,也写得让我心痛,家人不经意的忽略和过多的期盼,也会变成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我很庆幸父母对我的放纵,让我在这些年里像野马一般自由行走,感谢他们的爱,让我得以不断认识自己,也能够更加地爱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