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它又来了
16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下午坐在同学印吧前面的台阶上,听坤千里外兴奋的声音,然后,低下头写文章,那年高考的作文是我的行囊。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写来格外顺畅,没有意外,依旧是小说,背着行囊的某个家伙和他的生活。
今年的高考如约而至,最早见到的高考生是兼职辅导班里寄住的几个高三生,只是初见时,因为他们的打扮,错把他们当成了成年人。
的确,也只有我这样的成年人才会被当做小孩子,有些有趣的角色定位的颠覆。
两年前的自己在考场里抓耳挠腮,最终还是没能甩掉考试前那个去厕所路上产生的有些莫名其妙的灵感,然后,纠结反复中还是落笔,写一篇小说。内容早已记不清楚,只记得是间白色的病房,孤独的精神病患者或者其他。两年后的今天,依旧写小说,只是陪伴自己最多的成了随笔,多是写自己生活的怕是只能感动自己的不算好的文字。
高考又来的日子,依旧是各种刷屏,有的人感慨,有的人加油,新的人奔赴征程,旧的人其实还是得在自己的生活里摸爬滚打,少有影响。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以后,一帮人开始他们告别以后的新旅途,像两年前的我们一般。可能最大的不同的是,我谈高考我看高考变成了某张高考卷子的作文题目,巧合的是衷曲无闻15年就写了一样的文章。
这样的时刻,最适合缅怀,往事总是会兴风作浪。偏偏今天写下不回头的作文,然后反反复复在心里告诉自己,莫回头。
只是,难免追忆。
关于高考,关于溜走的两年,一言一语难以刻画完整。今夜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初来的自己,在雅苑门口跟那时的副浪谈及高考的场景,还记得他的话,你以后会越来越明白,其实到哪个地方都一样,都是认识新的人,开始新的故事罢了。
直到今天,故事已经讲了两年,还是没有讲完。如今的自己,较两年前的那个小男孩,更是变了不少。
衷曲无闻写,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不知道,如今的我,还可不可以算作那个拔剑的少年。但那句话越发觉得是真的,尚未配妥剑,转身便已是江湖。
回学校的路上,同l反复聊起的最多的也是类似的话题,关乎毕业就业后的选择种种,没有路灯,天很黑,有些时候,真的总是难以寻见光。
而这个节点,它终于又一次来了,像赴一场约,带着它最烈的酒。
不单单仅是高考而已,其实更多的意味着别离,不同年纪的别离,殊途同归。
于是,数不清的人告别,数不清的人追忆,数不清的人天各一方各赴前程,相爱的人再最后拥抱一次便有可能分别再也不见,兄弟间再喝一杯酒几年后再赴彼此的约,穿着宽松的学士服拼命留下自己的一切只为了证明我曾来过,我青春里的好几年都是给了它,再来一次聚会喝个酩酊大醉因为朝夕相处的这帮人下次相见真的不知是何时,把试卷撕的粉碎然后哭着一点点捡起给拾垃圾的阿姨,拼尽全力大喊一次再疯一次没有做的事情再尽力去做一次只是因为不想离开,再抱一次暗恋的姑娘青春分别的路口那声喜欢还是没有说出口,哪怕早就心知肚明有可能最后还是没有一张合照。
然后,然后,就毕业了,就离开了,是不是,也就结束了。
只是人生那么长,从不让人喘息,下一秒,哪怕天南海北,却都出奇一致的有了新的生活,还可以称作青春的日子,照样在阳光下往前。只是别离的那些日子,再也不见了,仅此而已。
然后,也许故事的结局就仅是一个回不去的疯狂的夏天吧。别离和阳光一样,随处可见的夏天,穿着裙子的姑娘,挥挥手告别那些傻笑的男孩,多年以后,再见已不知是什么样子,什么光景。
会不会突然想去补一张请假条,请一次假呢,就像房琪演讲里说的那样,“我首先要跟我的学校补一张请假条,返校时间永不,请假原因毕业”。
青春兵荒马乱,我们潦草地离散
盛宴过后,还望各自珍重,天南海北,各自安好
青春你好,高考你好,毕业下次再见……
“但是我们并不像上一代人,我们对规则跟稳定,没有崇拜也没有尊重,我们渴望与众不同,我们渴望活出自己的人生,所以不管有多少人向我们兜售所谓的人生经验,我们还是要不顾一切的跟这个世界死磕到底。因为我们不想普普通通的活着,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去成为一个“体面”的普通人。我知道有很多人在对我说,醒醒吧看清这个世界,我知道你们嘴里所谓的人生现实,现实残酷,我都听见了,但是对不起,我永远都不会停下。可能你们会说,说我无知,说我幼稚,可能最后的结尾是头破血流,最后一无所获,但是那又怎么样?人生最遗憾的是,从来都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所以永不妥协,在我这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他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 我叫房琪,出生于1993年2月4号,毕业于2016年6月17日,在今天的这个特殊的毕业礼上,我想跟所有2012年的毕业生说,勿忘初心,让我们捍卫我们的梦想,直到现实对我们缴械投降。 下一次世界精彩处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