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启源》用药法例一
当归拈痛汤 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 方剂:羌活 防风 升麻葛根 白术苍术 当归身 人参甘草 苦参酒浸 黄芩炒 知母酒洗 茵陈酒炒 猪苓泽泻 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 羌活 行手足太阳经之风药,去肢节疼痛,风湿头痛。苦辛温 防风 主治诸风及去湿,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之仙药。太阳经本药,甘辛温。 升麻 足阳明足太阴引经药,可升阳于脾,治阳明经头痛。微苦气平/辛温/甘苦 葛根 通行足阳明经,发散表邪,益阳生津液。甘寒平/苦辛平
以上四味皆风生升之药,羌活透关利节而胜湿;防风温散经络中留湿;升麻葛根升散脾胃之湿
白术 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除胃中热。微苦 甘温 苍术 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少。治胫足湿肿,加白术。甘温 当归 人参 甘苦温 甘草 气味甘,生大凉,火炙之则温。
以上五味皆湿化成之药,白术和中除湿,苍术能去皮肤腠理之湿;血雍而不流则通,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药不能伤胃。
仲景云: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者,乃苦以泄之也。 仲景治湿法:微发汗 利小便
苦参
黄芩
羌活茵陈白术猪苓泽泻有茵陈五苓散之意,
麻黄升麻汤 麻黄 升麻 当归 知母 黄芩 葳蕤(菖蒲) 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苓 甘草 石膏 白术 干姜
朮得麻黄可行表里之湿 当归菖蒲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