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归,一个小到足够让太多人错过的地方。
连我自己都开始怀疑,到底是旅行,还是换了个地方生活。
自由设计|独自旅行|小众视野
2017.03.03 〈 Travel.156 〉- 满 归

那些曾以为没必要停留太长时间的地方,去了才发现,居然已经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漠河就是这样,突然想去北方过冬天,一来便来到了中国最北的地方。一个月,看过风景,听过故事,体验过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在这熟悉的程度,以至于出门在街上都能碰到可以打招呼的人。
“你怎么还在漠河啊?”,总有人这么问我,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朋友。
“对啊,还没待够。”
连我自己都开始怀疑,到底是旅行,还是换了个地方生活。但两者,本来也不冲突。

十天前,离开了漠河,彻底结束了两个多月的东北生活。在漠河县城,一个小到很不起眼的临时客运站,搭乘下午一点的客车进入内蒙古。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一百多公里,到了满归。
“你说满归喔,不就是一个啥也没有的小镇子吗。”
满归的确是一个小到足够让太多人错过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满归也是一处不易被发现的“秘境”。它不如漠河那般,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让无数游人趋之若鹜。也由于这个原因,作为一个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小镇,满归尽管与漠河相隔不远,却意外享受了一份难得的清净。

相类似于很多东北小镇,满归四处堆满了破落的旧式建筑。但不一样的是,从这里开始,见到的建筑,开始带有色彩感。虽比不上西南部建筑极富浓厚的色彩韵味,但当地对色彩的热爱,很多人将自己的房子刷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各种强烈颜色在同一街区,植物及光影的衬托下,居然也变得协调起来。
这小镇,安静得有些时候,即使白天,在街道一眼望到底都无车无人。所谓的“啥也没有”,在不同的人眼中,也能变成一种“啥也有”。即使是看似普通的房屋,以及破旧废弃的工厂,但用心感受,总能找到惊喜之处。弥散著年代感的气息,像是一所露天博物馆。不用隔著玻璃橱窗,也能零距离接触这些旧物。每处地方,都能说出故事。


小小意外,在小镇里看到有中国福利彩票的店铺。而门边,是一张字迹斑驳的墙贴,写着“修理电动机”,估计这户人家是兼顾着两门生意。门前一只黑猫蹲坐着,“喵”了几声,看着我这位不速之客。

屋檐的冰条,欲化未化,随手可摘,东北叫“冰溜子”。因为室外零下温度,拿在手里也不必担心融化成水。屋前两辆看似相撞的小车,这是当地人的旧式交通工具之一,三轮电动车。左边的已废弃,右边是能够正常使用的。只是用时已久,车漆出现发旧、掉色了。

看似普通的场景捕捉,但从这角度却多少捕获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性。为了挡风加多层塑料膜在玻璃窗外,喜欢种植康乃馨、富贵竹等盆栽,还有中国结挂饰。而门外废弃的沙发和周边成了放鞭炮烟花的场地。

因为天气寒冷,门都关得很严,看像倒闭无人,其实还在做生意。大红色喷漆字体,远远一看,有种放高利贷的“凶煞之气”。但近看,其实是收松籽松塔。这镇子好几户人都做这生意,唯独这家的门面最别具一格了。

大概是下午四点半,在街上逛着,偶然间看到的画面。当时光照还比较充足,路边的樟子松影子刚好映在粉紫色的墙面。每天周而复始,“树”沿着墙面从地上一点点往上长,也是一种趣味。



無二行儿在此记录并分享个人的日常视角,谢谢你们的阅读和支持,欢迎留言和提建议。 如需了解满归的旅行资讯(交通、住宿、餐饮等),可提供最新实用的意见。

更多关于小众日常的旅行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ID:KoojiSpace)。
-
Cassiopeia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5 17: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