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打个飞的去武汉,来一场三天两夜的小清新之旅
确定去一个旅行目的地最难的环节,就是订机票。一旦订了机票,后续的一切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啦。去武汉这个想法,从几年前就开始有了,但是一直是停留在“好想去武汉看看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同上次一顿小龙虾决定去川藏线一样,这次去武汉也是因为一顿饭,而且果断在还没上菜之前买好了机票。
出行前准备
1、购买机票
建议刷东航、南航官网,看看什么时候搞特价活动。我是在“飞猪”订的机票,比东航搞活动早了一周左右,来回价钱就差了300元/人。所以建议有时间的小伙伴,可以多刷刷各大购票网站,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机票。
2、查询攻略
国内游我会提前用“蚂蜂窝”查攻略,粗略看完后,再刷几篇高点击率的游记,这样心中对于自己想去和不想去的景点就已经有了初步筛选。最后再根据喜好设计专属路线。
3、预定酒店
首选离景区近,周边有公交车站、地铁站、便利店的位置预定酒店。我订的是中山路上的一家快捷酒店,位于武昌区,临近昙华林,周边有个热闹的菜场、地铁站、公交站和N多个便利店。
具体行程
DAY 1 机场——昙华林——黄鹤楼——辛亥革命纪念馆——户部巷
从机场出来之后,要坐一段摆渡车才能到地铁站,除了传统购票方式之外,还可以下载一个叫“地铁购票通”的APP,直接在手机上买票,再到相应的机子上扫一扫就会出票,避免人多排队,节约时间。到达酒店放下行李,简单休整之后就正式开启我们的武汉之旅了。

昙华林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1小时
从酒店步行至昙华林大约300米左右。昙华林是武昌区粮道街的一个老街区。除了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之外,还有许多历史建筑,比如著名的仁济医院、文华书院(现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文华公书林辅楼书库等。








逛完小清新的昙华林,我们骑车前往黄鹤楼,途径武昌路。

黄鹤楼
费用:80元/人(成人票)
游览时间:1.5小时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真正的黄鹤楼在光绪十年1884年的时候已经被大火焚烧了,最后只留下宝铜顶,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1981年重建的“新黄鹤楼”,楼内还有电梯,但是不给游客坐,哼,差评! 行至楼顶,可以俯瞰武汉城以及远处的武汉长江大桥。


向西北方向拾级而上,第一个小景点是搁笔亭。武汉很多景区都有义务志愿者讲解,我们就驻足听了搁笔亭的典故。当年,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饮酒之后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自认就算写出来也没有崔颢这首写得好,于是就搁笔作罢。





辛亥革命纪念馆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2小时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黄鹤楼南面,步行大概5分钟左右。一看建筑,二看历史。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这里珍藏大量文物、文学、照片资料。




户部巷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2小时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只要你的胃够大,就可以一路吃吃吃。


DAY 2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美术馆——武汉大学——楚河汉街——武昌江滩——武汉长江大桥

湖北省博物馆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2小时
湖北省博物馆是游客了解湖北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大镇馆之宝分别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我们重点看了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展馆门口有义务志愿者讲解,通过他们地讲解也让我们对湖北省出土的文物有了更加深刻地记忆和了解。想去的小伙伴一定要听解说哦。




湖北省美术馆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1小时
美术馆与省博相毗邻,看完厚重的历史之后,再来感受一下艺术的美感。我们正好遇上“那年月”、“物美”和“城墙之外——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三个大展览,分别位于1-3楼。






武汉大学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1.5小时
武大的办学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建筑群古朴典雅,非常好看。从美术馆出来正好是午饭时间,我们打了车,正好去武大食堂吃个午饭。校园实在太大,建议骑着自行车游玩。但是因为坐拥珞珈山,简直像在参加山地自行车比赛一样,一直在爬坡,真是锻炼体力啊。



楚河汉街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1小时
楚河汉街是一条类似于宁波外滩、上海南京路一样的时尚街区。没有什么特别,道路两边的店铺也多是常见的服装店和美食店。武大游到一半的时候下大雨了,我们就转站到了这里。街内有杜莎夫人蜡像馆,有钱的小伙伴可以进去拍照玩,130元/人。门口也有两座免费观看的蜡像,供游人拍照。下雨天的午后,在路边咖啡店,点了饮品和小吃,吃完就回酒店休息了,准备晚上再出来吃个大餐。

武昌江滩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半小时
武昌江滩一、二、三期西南起于武船,东北止于秦园路。我们游览的是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段。在民主路上吃了一顿正宗的湖北菜之后,就步行到了武昌江滩,观赏武汉长江大桥的夜景。在中华门渡口坐了轮渡(5元/人),有点遗憾的是空气质量不好,夜景也显得灰蒙蒙的。



DAY 3
汉口江滩——黎黄坡路——古德寺——江汉路——天河机场

汉口江滩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半小时
汉口江滩最著名的就是沿江大道上的历史建筑群。从江汉关到市政府办公楼(前德国领事馆),12幢风格各异的百年老建筑连绵排列开来,每一座建筑形成,都会固化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而建筑和建筑之间则构筑了一个城市空间,把过去和现在全都纳入其中。因为昨晚已经有了摆渡经验,早上驾轻就熟地来到渡口。这次我们换了快艇,大概5分钟左右就到了对岸。出了码头,就是江汉关。





黎黄陂路
费用:免费
游览时间:1小时
黎黄陂路和黄陂路是一条路,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后划入汉口俄租界,称夷玛路。因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所以此路又于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黎黄陂路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两道两边的历史建筑现在多被改造为咖啡店、西餐厅等。我们走了一小段汉口江滩之后,就拐进了这条小路。










古德寺
费用:小香费8元/人
游览时间:1小时
古德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隆希创建,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间由主持昌宏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并由黎元洪亲自题写匾名。古德寺混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运用了古罗马建筑的结构,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真的是颠覆了我对传统寺庙的刻板印象,更像是教堂里搬进了几尊佛像。其实古德寺非常小,十分钟就能走完,我硬是在里面呆了一个小时,坐在寺外的长椅上,闻着淡淡香火味,看着白鸽飞来飞去,整个人也感觉异常平静。




出行工具
公交车
武汉被称为彪悍的公交车之城是有原因的,三天游玩最大感受是没有公交车坐不到的地方!
共享单车
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必备出行工具。武汉的共享单车投放量非常大,摩拜、ofo、哈喽单车满大街都是。第一天行程基本靠自行车完成。但是由于部分路段坡度较陡,骑起来比较累人。
地铁
武汉地铁目前运营的共有1.2.3.4.6号五条线。我们除了来回去机场坐了2号线之外,基本上没有做过其他线路。
轮渡
和广州珠江上一站站停靠的轮渡不同,武汉轮渡是直接横跨长江的。普通轮渡白天1-2元/人,晚间5元/人;快艇5元/人。
必吃美食
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远近驰名,但是要找到一家地道好吃的热干面店却不容易。我在武汉吃了三家不同店的热干面,口味各不相同。其中有一家热干面连锁店反而是我个人认为最不好吃的一家。倒是菜场边上的小店才是正宗武汉味道。

过早
在武汉,吃早餐叫“过早”。除了热干面,我们当然还吃了很多传统早餐,比如汤包、馄饨、油条、豆腐脑。味道基本上和宁波的早餐店并无二致。当然,不同的是,坐在武汉的某一个街口,听着路人操着当地方言,身临其境得感受当地市井气,早餐的味道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户部巷小吃
户部巷的小吃其实没啥好介绍,一路走来一路吃就是了。但是还是有几家推荐,比如下图这个长沙大香肠,味道还挺特别的。另外我还吃了炒牛筋、叉烧排骨,喝了路边的椰奶。实在是忙着吃,好多都忘记拍照了。


湖北菜
在大众点评上搜到了一家叫“老宅藕香”的湖北菜店,位置在民主路上,路口一头是户部巷小吃街,另一头就是武汉长江大桥。我们点了当地的黄鹤楼啤酒,著名的武昌鱼和推荐榜前两位的莲藕排骨汤和爆炒大肠。武昌鱼真好吃,五星推荐。




照片均为原创,拍摄设备:iPhone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