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命运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经典的话被后人归纳为“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原因很简单:所有的城镇化,都带来人口失衡。中国是政府分配发展机会和资源的国家,人口、资金必然是持续流向高级别的城市。从城市经济学角度,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的供应越来越重要,由于需求集中形成了规模效应,人口集聚让聚落发展为乡村,再从乡村发展成为城镇。人越多,均摊成本越便宜,所以大城市基础设施、物流、交通也更为发达,服务水平也更高,自然就让生活变得更方便。 而人口的聚集会带来产业的聚集,产业的聚集,使企业更容易做大做强,从而创造更多就业与收入,吸引更多人来,那这些人大部分是外地人,稳定的工作,促使很多人不得不买房。人,就业,公司,资金四者形成循环效应,不断的边际扩张。
这是年轻劳动力自己用脚(投票)投出的结果。 年轻人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 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 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而由人口迁徙引申出来的推论,则更加触目惊心: 你还能在这些选择(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中犹豫,说明你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 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文中所谓的“无比幸福”其实“无比残酷”。 因为大都市在攫取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在用高额的房价和户籍制度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挤到繁华都市的边缘,将他们赶到逼仄的地下室,脏乱的出租房,直到他们梦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滚回家乡,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离家乡。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另一面,弱者愈弱。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
现在的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拼爹了。你出生的第一天,是住在红房子协和的VIP,还是区中心医院的走廊,基本决定了你今后28年的命运。你出院的时候,拿得是京沪大城市的户口,还是农村小县城的户口,基本决定了你35岁之前的一切。很多年前,在广州火车站,亲眼看到无数的农民工,他们背着蛇皮袋和大包小包,艰难的走出火车站,然后两眼无助的四周眺望,希望可以发现一个招工启事。那天还下着大雨,很多农民工,男男女女,卷缩在车站的破屋檐下,场面让人心酸。 二十年过去了,历史再一次轮回。现在的穷二代,大学毕业后,从四面八方来到大城市。他们没有时间去感叹命运的不公,在出租房放下行李之后,就立马出去面试找工作。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恶劣的生存状况,他们敢于挑战困难,直面惨淡的人生,永不气馁。但这批人现在饱受折磨,主要是:关系网和行业垄断带来的就业不公平,高房价造成的贫富差距。他们绝大部分人的命运可能是,辛劳一生,晚年凄凉。大城市不生产人口,它们却是人口的抽水机。而且这个抽水系统更像个永动机,永远停不下来。北上广深集合了中国最优秀的所有资源和福利,具体包括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政策优惠,生活福利。 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压力使人进步,苦难让人成长。人生的意义就是一代一代的往上爬,这代人为下一代当梯子,如果中间的某一代塌方了,那么就重头再来,反正就是不断的往上堆。 你看看过年的时候,有人在排队买漂亮公寓,有人在排队抢火车票,这就是不同的人生。不要抱怨,不要气馁,当你觉得坚持不住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我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了我的家人和孩子,我一定要在北上广深购房入户,就算把自己填进去,我也要把这个坑填平了。”你填的好,今后你的孩子,就可以平平稳稳的走过去了。如果你选择了放弃,那么你的孩子二十年后又会走你的老路,而且更加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