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
审美,一个具体而又模糊词儿,大到能欣赏一幅众星捧月的画作,小到能发现街头的夕阳,从巴黎时装周的奇异服装,到第二天上班前的发型设计,这都是审美。审美能力,应该就是一个人的艺术气质吧。我自我感觉还有不错的审美观(相比于身边的其他工科生而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觉得一张简单的照片是那样令人愉悦,我会发现一首歌居然能让我飘飘然,甚至一句诗带给我的画面都能让我陶醉。而现在,我又有点技术性的突破(technical,哈哈居然用到英语说法),我能看懂一张照片的空间布局、色彩安排和光影切入,也能从编曲、意境角度去感受一首歌。
费了这么多笔墨吹牛,终于要说这篇日记真实的意图了——搜索了这么多年的记忆,我居然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一步步建立起来审美能力的。高中音乐老师得一分,大二看的那本拜占庭时期建筑学赏析的书也得一分,初中语文老师老贾又得一分,然后呢?绝大多细小的影响因子我还真记不起来。以后我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艺术气息加身的人,可具体怎么培养,我还没想好。
说到小孩子,今天陪孙工的儿子玩了一会,好可爱的小孩,细皮嫩肉、浓眉大眼,精力充沛而又极具想象力。我从小就喜欢孩子,对如此萌物没有抵抗力,虽然这两年对外声称不想要小孩……我很喜欢去探索小孩子的世界,好奇大大的脑袋里装的什么精灵古怪。小时候我总觉得大人不理解我的想法,总是对大人们恨铁不成钢(明明他们也做过小孩啊!),可当我也终于长大后,我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也变成那种“大人”了,即便我曾拼命记住自己小孩子时的想法。
又想起《小王子》里的那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但是只有很少的大人记得”。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