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内河游览记
从白马路出发的,大概在勺园人行横道的斜对面,小河和伴随它的沿河小路。此地有块石碑但年代看起来并不久远----名曰西水关水闸。河道的左侧似乎要穿过前方的沿河建筑才能继续前行,因此我选择沿着河道的右侧前进。此时河道是东西走向。

拍摄地点实际上在白马路的路边。如果你在白马路从这里走过的话,应该不难发现这里。

这里的水还是比较浑浊的。呈现青-靛蓝色(实在不知道啥颜色)。

沿着河道边居然盖起的“齐天府”。

看着一块块的红布猜测难道是和宗教有关吗?

从沿河搭建起的小院子里弹出的榕树。


继续前进的话就到了与另一条河的交汇处,即便是精度到达20米的百度地图也并没有显示这条岔河的相关信息。而之前东西走向的河,与三岔口交汇的河流呈垂直汇入的大致角度。过了这个三岔口,河道就是南北走向的了。不知道这么描述能否看懂- -。

回头拍了一张

很多在石头缝里生长出来的榕树。

河的对面有一个小型足球场,发现一辆野生小黄车。

虽然有特地观察河岸另一侧的围墙、栅栏,但是在之前竟然忘记记录了。前面的话围墙的另一侧都是小区,这边也不例外。

供清理河道乘坐的小船。由于这一代河道是南北走向的,因此无论建筑物也好还是茂密的榕树都都挡不住直射的阳光。因此河水的颜色开始变绿了。

这一带沿岸的建筑都是歪的,可能已经纳入政府的规划之中了,可以看到墙体上喷上的“征收”字样。



路是蜿蜒的。

小铁硼。

继续前进可以看到一个河边长亭,大约长50米左右,而在右侧的墙体上开启的窗户里可以观察到是小区的围墙。

居然还有种竹子。

长亭内挂有红色的灯笼。在长亭的末尾段,河道向右侧大概拐了60度的弯,然后又在拐弯的基础上前进了50米左右又往左侧拐了60度,这里的河道似乎刻意的折叠了一下,然后继续南北走向。

河对面也在拆迁。刚才的折叠段,正好避开了河对面的建筑物。

到了长亭的尽头了。

突然发现水变得极其清澈?!

继续前进,这时候河道基本上紧挨着通湖路了。

在小红桥的下面发现了清澈水质的原因----这些水管。一直在涌出清澈的水。

底部有石砖头铺成的河床。

这边的水流比较小,沉积了不少树叶。

因为紧挨着通湖路,可以隔岸看到来往的车辆。

继续前行便是横穿而过的光禄坊了。


穿过光禄坊,河道向东南方向倾斜,在不远处斜穿过通湖路。只能提前过马路。

路上的小插曲。

等车的同时看了一下沿岸的商铺。


过了马路,重新回到河道旁,此时河道已经转完90度了,变成东西走向的。

这一段的水都是极其清澈。

光禄坊公园,大概只有一个足球场大小。

河底边缘不知道是摆放的古董还是什么东西。

光禄坊公园的人们。

横穿河流的小石桥。

这一段小河好像就叫安泰河。

河的对面,也就是河道左侧。又是长亭。

长亭以这种门框衔接,

根据百度地图显示,这座桥居然叫做“澳门桥”。

并不能沿着河道直接穿过马路,要在吉庇路与南后街的十字路口穿过马路,然后继续沿着河道走。

三坊七巷南后街的另一端。

穿过马路后,第一眼就发现水的颜色已经又变的浑浊了。

对面依旧是各种样子的亭子。



河道清理。

钓鱼的人。

前方是八一七路。

还是得从左侧过马路才可以继续沿着河道走。


看了门牌,才知道这里叫做朱紫坊。

门洞过去应该是津泰路。

沿河岸比较旧的建筑


无名小石桥。

木质建筑要防火。

大榕树与消防栓。

挂在河边的红灯笼与中国节。


长长的巷子。

木器漆研究院。



河水还是绿的,但是浅了点。




在河岸上竟然有一座影墙。想必定是大户人家。


方伯谦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