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宋朝)
所谓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宋朝给人的感觉积贫积弱。后世人评价宋政宽柔。在施政上,崇文抑武,军事薄弱。但实际上,宋朝的财力民生远胜于唐朝,在宋朝,就已经施行了生育政策了。
不举子
这里的举子和科举的举子同字不同意,不举子,意思是不养儿。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会促发人们的节育观念,宋代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节育意识,江南一带,男多则杀男,女多则杀女,可怕的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俗。闽人不喜多子,以杀溺婴为常。贫民生子而无力抚养故杀婴。不少富有家庭所生也不过二子一女,超过了,生下的小孩大多选择溺死。后来宣传的多子多福是对传统社会观念的一种补救。
功德无量的胎养令、举子仓
胎养令始于南宋高宗,针对不举子现象,当朝政府出台政策,禁止溺婴,谁溺婴,父母,邻居还有收生的,一同受徒刑。光靠罚也不行,必须要有钱才能养得起,于是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生育补贴(免役宽剩钱)。生育津贴的幅度还挺大的,一般救济标准是每户每胎4贯(相当于1200RMB),,后来,因为因为义仓存粮太多了,就改为粮食补贴(米一斛),并免除丈夫一年的徭役。
胎养令在施行的时候,因为财政腐败,很难可持续通行,后来,民间就实行举子仓,经费来源有:没官田产的租息。常平仓的拨款,民间富人的捐赠。标准,每胎一石。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