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虚拟恋爱关系里的孩子态、父母态和成人态20170129
我们对恋人关系的模拟和重现,就像是一条固定的滑道,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滑向轨道的两端,你扮演父母这个挑剔,建议,要求的角色,而我不由自主的气场变得非常非常微弱,像孩子一样充满无力感,依赖和低自尊。
当我们内心的孩子都没有长大,她在这段关系里还会重演相同的模式。她们依旧是无力的,没有能量打破这个循环的怪圈。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一段安全稳定纯粹的咨询关系里,独处时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里,陪伴内心的孩子成长,让她拥有较高的能量,这样即使处在同样的关系里,她不至于因为双方气场悬殊而变得过于无力。在关系里不由自主回归孩子态,内心的孩子已长大,她有能量和能力去在关系中与对方并行。
这样封闭的圈就被打破了,变成向外无线延伸的,充满可能的,期待的,变化的,未知。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归到孩子或父母的角色。我称之为孩子态和父母态。
而亲密关系中孩子态,父母态,正是是双方自我成长的契机。但也容易使人思维局限,选择性接收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愿意真正面对真相。
当我们不在亲密关系中,与身边成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会回归理智的成人态。
相对于孩子态和父母态,成人态的关系固然拉远了,却让视野比较开阔。
我有幸在一段安全探索的关系里同时体验了孩子态和成人态,深深知道孩子态的自己,如此的,深深的,深深的无力。
结束虚拟的亲密关系,回归真实成人态后,那种力量感又回来了。
我知道现在的自己不适合进入同样类似的关系里,我还需要成长,不用成长到足够强大,成长到我即使在孩子态,也多一点点力量,一点点就好。
——爱自己的小米
来自 豆瓣App
-
哒哒哒哒哒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4 1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