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离骚酒一杯
原创 2017-05-29 张艳阳 清平乐琴
离骚-张艳阳演奏
来自清平乐琴
00:0010:41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会给我和弟弟点雄黄酒,那酒有些刺鼻,在额头画个“王”字,留下淡黄色印迹,久久不逝,孩儿面孔顿时虎虎生威,护身符般的雄黄酒,驱散季节的毒瘴,保佑人平安,传说二千多年前大诗人屈原自沉汨罗后,人们在江水中洒雄黄酒,护佑他的肉身。
作为中国文学两大源头之一的《楚辞》,以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为主体,其中《离骚》是《楚辞》之冠。这首两千多字的长诗,文采斑斓,浪漫飞扬,充满爱国激情和忧愁愤懑,描写了屈原忠而被疏、坚持理想的执着与独立,也抒发了他离别故土时的纠结和惆怅。
古琴曲《离骚》据传为屈原所作,或后人纪念屈原所作,明清琴谱多有收录此曲,有的配歌词,有的只有小标题,配词中有的是屈原《离骚》原文,有的则是根据《离骚》内容自行创作。
管平湖先生打谱的琴曲《离骚》根据明代《神奇秘谱》,共十八段,每段有个小标题:一、叙;二、灵均叙初;三、指天为正;四、成言后悔;五、长叹掩涕;六、灵修浩荡;七、回车延伫;八、女类詈予;九、就舜陈词;十、埃风上征;十一、宓妃结言;十二、犹豫狐疑;十三、灵氛就占;十四、巫咸诀疑;十五、琼佩众;十六、兰芷不芳;十七、远游自疏;十八、临睨故乡。这些后人所加标题,大多截取自《离骚》长诗,但只言片语,未免支离生硬、比例失衡,故而不能将其与原文混同,当作对长诗《离骚》的提炼概括;只能说这些标题文字对琴曲《离骚》有一定导引和解释作用,至于将琴曲演绎成怎样的作品,还看打谱者各人了。
管平湖先生打谱的《离骚》充分体现了他打谱艺术的特色与精华,是一部经典之作。乐曲古朴凝重又雄奇悦耳,从头至尾精彩纷呈,美妙的乐音比比皆是,即使留白也充满韵味儿。比如开头几段乐句之间的停顿,有两拍三拍的,甚多四拍的,这些看似无声的沉默,却内涵丰富、胜却有声,它们将人自然带入到乐曲开头沉静萧然的氛围中;又如第二段第二小节泛音的后拍起,形成一个跳跃性的气口,这一气息上的小小顿挫,将人物内心的彷徨无着表达殆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妙不可言。
因为乐曲有不同调性的转换,又要达到一定速度,对弹奏者音准和手指有较高要求,我将此曲称作“手指在七弦上的体操”:时而如在惊险的高低杠上前后翻飞;时而如在狭窄的平衡木上腾挪跳跃;时而好像鞍马,需要双指轮换,每次都须一步到位、落指精准;时而又如自由体操,需要平地起落,每一回都得内功强劲、爽利干净。
此外,人物情感由沉郁到高昂,又归于超逸的脉络鲜明感人,需要演奏时清晰流畅、一气呵成,所以我又将此曲比作一列直达火车,缓缓启动以后逐渐加速,直至靠近终点,方才减缓停止;又好比电玩中的打怪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关失却,便前功尽弃,需从头再来。
元代琴家耶律楚材曾在诗中写道:“离骚泣鬼神,止息振林木”(《广陵止息》即《广陵散》),我想,令天地鬼神为之感动哭泣,是琴曲《离骚》的魅力,更是它所描写的人物屈原。在这个粽香飘溢、兰舟竞发的节日里,让我们洒一杯清酒,听一曲《离骚》,向那些伟大而清高的灵魂致敬。
********************
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楚辞·远游)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楚辞·涉江)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楚辞·大司命)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楚辞·离骚)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安康。(楚辞·九歌)
********************

微信:清平乐琴

微博:@清平乐琴

请长按二维码,您的关注是最好的赞赏
谢谢赞赏
赞赏
离骚-张艳阳演奏
来自清平乐琴
00:0010:41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会给我和弟弟点雄黄酒,那酒有些刺鼻,在额头画个“王”字,留下淡黄色印迹,久久不逝,孩儿面孔顿时虎虎生威,护身符般的雄黄酒,驱散季节的毒瘴,保佑人平安,传说二千多年前大诗人屈原自沉汨罗后,人们在江水中洒雄黄酒,护佑他的肉身。
作为中国文学两大源头之一的《楚辞》,以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为主体,其中《离骚》是《楚辞》之冠。这首两千多字的长诗,文采斑斓,浪漫飞扬,充满爱国激情和忧愁愤懑,描写了屈原忠而被疏、坚持理想的执着与独立,也抒发了他离别故土时的纠结和惆怅。
古琴曲《离骚》据传为屈原所作,或后人纪念屈原所作,明清琴谱多有收录此曲,有的配歌词,有的只有小标题,配词中有的是屈原《离骚》原文,有的则是根据《离骚》内容自行创作。
管平湖先生打谱的琴曲《离骚》根据明代《神奇秘谱》,共十八段,每段有个小标题:一、叙;二、灵均叙初;三、指天为正;四、成言后悔;五、长叹掩涕;六、灵修浩荡;七、回车延伫;八、女类詈予;九、就舜陈词;十、埃风上征;十一、宓妃结言;十二、犹豫狐疑;十三、灵氛就占;十四、巫咸诀疑;十五、琼佩众;十六、兰芷不芳;十七、远游自疏;十八、临睨故乡。这些后人所加标题,大多截取自《离骚》长诗,但只言片语,未免支离生硬、比例失衡,故而不能将其与原文混同,当作对长诗《离骚》的提炼概括;只能说这些标题文字对琴曲《离骚》有一定导引和解释作用,至于将琴曲演绎成怎样的作品,还看打谱者各人了。
管平湖先生打谱的《离骚》充分体现了他打谱艺术的特色与精华,是一部经典之作。乐曲古朴凝重又雄奇悦耳,从头至尾精彩纷呈,美妙的乐音比比皆是,即使留白也充满韵味儿。比如开头几段乐句之间的停顿,有两拍三拍的,甚多四拍的,这些看似无声的沉默,却内涵丰富、胜却有声,它们将人自然带入到乐曲开头沉静萧然的氛围中;又如第二段第二小节泛音的后拍起,形成一个跳跃性的气口,这一气息上的小小顿挫,将人物内心的彷徨无着表达殆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妙不可言。
因为乐曲有不同调性的转换,又要达到一定速度,对弹奏者音准和手指有较高要求,我将此曲称作“手指在七弦上的体操”:时而如在惊险的高低杠上前后翻飞;时而如在狭窄的平衡木上腾挪跳跃;时而好像鞍马,需要双指轮换,每次都须一步到位、落指精准;时而又如自由体操,需要平地起落,每一回都得内功强劲、爽利干净。
此外,人物情感由沉郁到高昂,又归于超逸的脉络鲜明感人,需要演奏时清晰流畅、一气呵成,所以我又将此曲比作一列直达火车,缓缓启动以后逐渐加速,直至靠近终点,方才减缓停止;又好比电玩中的打怪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关失却,便前功尽弃,需从头再来。
元代琴家耶律楚材曾在诗中写道:“离骚泣鬼神,止息振林木”(《广陵止息》即《广陵散》),我想,令天地鬼神为之感动哭泣,是琴曲《离骚》的魅力,更是它所描写的人物屈原。在这个粽香飘溢、兰舟竞发的节日里,让我们洒一杯清酒,听一曲《离骚》,向那些伟大而清高的灵魂致敬。
********************
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楚辞·远游)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楚辞·涉江)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楚辞·大司命)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楚辞·离骚)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安康。(楚辞·九歌)
********************

微信:清平乐琴

微博:@清平乐琴

请长按二维码,您的关注是最好的赞赏
谢谢赞赏
赞赏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