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拆小说之一
读小说,拆小说之一——《七根孔雀羽毛》(张楚)
上帝在高处吸烟 上帝在高处吸烟 2012-02-17 18:24:15
小说原作载于《收获》2011年第一期
一、 观察与描写
小说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张楚说自己把《追忆似水年华》放在手边,时常翻阅,这让他保持了良好的语感和对世界细腻的观察。小说行文间有些非常的细节状态的描绘,细致却并不繁琐,精准到位,带给人阅读的愉悦感。
二、 叙事空白
小说中故意留下了许多空白之处,这和小说内部人物故事的周密严整形成一种对应,比如说“七根孔雀羽毛”之所指,来历,小说中谋杀案的真相,以及小说结束时故事的未终局状态。
这些留白对一个叙事非常周严的故事来讲是必要的,好像留下了很多空隙,让紧张的故事得以舒缓,同时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多重解读的可能。结构的严整和留白的疏朗,一紧一松,是小说内部需要达到的一种“气息”的平衡。
三、 叙事腔调
故事以“我”为叙事者,我亦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我”讲故事的态度,带出了一种“生活感觉”:中年感,无力,失望,凄凉,但是又充满感情和无限的留恋,在描绘一些情景时动情和诗性使人相信主人公心中的对飞扬和美好的念念不望。越是动情的,美好的描绘,就越是和当下生活的粗粝和肮脏紧密相连,在“我”的前妻无情地指认“我”时,“我”回想起的恰恰是初恋时的美好情景。生活是一个粪坑(斯特林堡语),但同时也充满着让人无法释怀的惦记。
叙事腔调的矛盾和纠结,恰恰是主人公生活状态的写照。
四、 叙事策略
很难想象这个故事如果是平铺直叙的讲述会怎么样,这是一个从中间开始叙述的故事,讲述中留下了很多自然而然由上文衍生出的“闲笔”,这些闲笔在整个行文中的出现都流贯自然,毫不突兀。而读完了整部小说,那些前文的某些交代才彰显出它的意义,这些“有意的闲笔”和那些“真正的闲笔”组成的一种生活的复杂和混沌,又给小说营造了一种很真实的生活质感。前者是一种设计,后者是一种态度和格调。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这个曾经自认为是天才的人,怎样沦落为一个谋杀案的参与者,所有的人物,都挣扎在烦恼和焦虑中,直到小说结束,也完全不给以任何解决,小说的任务止于呈现,能巧妙地有趣地讲一个让人掩卷深思的故事,小说的任务到此也就完成了。
上帝在高处吸烟 上帝在高处吸烟 2012-02-17 18:24:15
小说原作载于《收获》2011年第一期
一、 观察与描写
小说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张楚说自己把《追忆似水年华》放在手边,时常翻阅,这让他保持了良好的语感和对世界细腻的观察。小说行文间有些非常的细节状态的描绘,细致却并不繁琐,精准到位,带给人阅读的愉悦感。
二、 叙事空白
小说中故意留下了许多空白之处,这和小说内部人物故事的周密严整形成一种对应,比如说“七根孔雀羽毛”之所指,来历,小说中谋杀案的真相,以及小说结束时故事的未终局状态。
这些留白对一个叙事非常周严的故事来讲是必要的,好像留下了很多空隙,让紧张的故事得以舒缓,同时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多重解读的可能。结构的严整和留白的疏朗,一紧一松,是小说内部需要达到的一种“气息”的平衡。
三、 叙事腔调
故事以“我”为叙事者,我亦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我”讲故事的态度,带出了一种“生活感觉”:中年感,无力,失望,凄凉,但是又充满感情和无限的留恋,在描绘一些情景时动情和诗性使人相信主人公心中的对飞扬和美好的念念不望。越是动情的,美好的描绘,就越是和当下生活的粗粝和肮脏紧密相连,在“我”的前妻无情地指认“我”时,“我”回想起的恰恰是初恋时的美好情景。生活是一个粪坑(斯特林堡语),但同时也充满着让人无法释怀的惦记。
叙事腔调的矛盾和纠结,恰恰是主人公生活状态的写照。
四、 叙事策略
很难想象这个故事如果是平铺直叙的讲述会怎么样,这是一个从中间开始叙述的故事,讲述中留下了很多自然而然由上文衍生出的“闲笔”,这些闲笔在整个行文中的出现都流贯自然,毫不突兀。而读完了整部小说,那些前文的某些交代才彰显出它的意义,这些“有意的闲笔”和那些“真正的闲笔”组成的一种生活的复杂和混沌,又给小说营造了一种很真实的生活质感。前者是一种设计,后者是一种态度和格调。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这个曾经自认为是天才的人,怎样沦落为一个谋杀案的参与者,所有的人物,都挣扎在烦恼和焦虑中,直到小说结束,也完全不给以任何解决,小说的任务止于呈现,能巧妙地有趣地讲一个让人掩卷深思的故事,小说的任务到此也就完成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