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善良的前提是变聪明
时隔很久很久,上周四看完的书,今日忽然想起忘了写日记。
很多想法一忽儿就过去了,怕是难达其意,所以想着很大篇幅采用摘录形式,边摘录着,边重新思考着。
即将过去的五月是一个焦灼的时间段,手头上的事务一多,情绪也变得敏感起来,一会看一人不顺眼,这种时候就应该抄抄佛经静静心,或者练练字帖,却两者都未下手。甚或连看书也搁下了。真是不堪。
很是厌倦这样轻易受外界影响的自己,烦躁,也无从说。
安静地给久不联系的朋友写了封信,翻出去年同是写给她却未寄出的信,发现日期也是近几日的,笑,难道想念同一个人也会有注定的时间段吗?
絮絮叨叨,给自己标榜的三个关键词是:缺线、絮絮叨叨、反射弧有点长。
庸人自扰,还是开始正文吧。
高三时候看选读书籍,选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很是厌倦。觉得这个人也不过是这样嘛,连彼时我最喜欢的散文作家张晓风也比不过,好歹人家文笔还比他美。
现下再看了王小波的书,心境是宽泛的,喜欢就是单纯的喜欢,也不去追究有哪些文字适合应用到应试作文里或假期作业中,不必想着要把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写好了挣个奖或者小名气,站远了,再站远了看,变得欣赏。
幽默,洒脱,不羁,以及不加掩饰的忧国忧民和对一些现象或团体的愤慨。
于我,还是旧时想法:冥冥之中有一股子力量,指引我看书的顺序和思考的方向。这一本王小波的散文集和上一本三毛的散文集,总让我觉得两者有共通之处,肺腑溢出的潇洒和精神上的自救,不时带出的冷幽默(王小波更甚),这种冷幽默又让我想到马后炮的主持人马志海,上周恰好听了大学第一场主动参加的论坛(主题是《行者无疆》),不是因他而去,却因他而庆幸去。
王小波《人为什么活着》:
信佛的人相信有阿修罗,信基督的人相信有撒旦,什么都不相信的相信有坏人。(看到这句的时候我笑了,“人心隔肚皮”,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知根知底,信任总归还是有条件的,而且悲哀的是大部分是利益条件)
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王小波很是强调“理性”和“聪明”这些东西,甚至认为这是唯一可以傍身的品质,善良也要靠边站)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这是他在下乡做知青时候的感触,翻来覆去看着的样板戏,翻来覆去灌输的小红书,疯狂的世道里疯狂的人心,站不起来的人民和意志,趋同导致毁灭,即使已经过去了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疤痕,其实不遥远,其实很近很近。而且说回来,这种对着日色、对着山川草木、对着某一个聚不成焦的点发呆,也是我们不时做着的事吧?以前我不知缘由,现在想想,大概心底是在哀悼时间的流失的。)
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这是形容王小波认识的一个傻大姐,很是贴切,但我们不也是一个个愚人吗?)
基督曾说,不要只看到别人眼里有木刺,没准儿自己眼里还有大梁呢。
马志海《行者无疆》:
男人想着怎样体面地耍流氓,女生想着怎样安全地做坏事。
让大家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傻的成年人,让你们压力小一些。
你们啊,就是被所谓的成功者吊得很高很高,忘了自己是个普通孩子。
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地上有十块钱,不愿意弯腰去捡。(或许我现在就是这种状态,自省)
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就灭掉老家伙。(讲自己成功的报纸雕塑作品展、大卖的砂壶和小赚一笔的演唱会)
不要讲什么宏大的理想,我要做的就是让周围的人过得更好。
晚安。
很多想法一忽儿就过去了,怕是难达其意,所以想着很大篇幅采用摘录形式,边摘录着,边重新思考着。
即将过去的五月是一个焦灼的时间段,手头上的事务一多,情绪也变得敏感起来,一会看一人不顺眼,这种时候就应该抄抄佛经静静心,或者练练字帖,却两者都未下手。甚或连看书也搁下了。真是不堪。
很是厌倦这样轻易受外界影响的自己,烦躁,也无从说。
安静地给久不联系的朋友写了封信,翻出去年同是写给她却未寄出的信,发现日期也是近几日的,笑,难道想念同一个人也会有注定的时间段吗?
絮絮叨叨,给自己标榜的三个关键词是:缺线、絮絮叨叨、反射弧有点长。
庸人自扰,还是开始正文吧。
高三时候看选读书籍,选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很是厌倦。觉得这个人也不过是这样嘛,连彼时我最喜欢的散文作家张晓风也比不过,好歹人家文笔还比他美。
现下再看了王小波的书,心境是宽泛的,喜欢就是单纯的喜欢,也不去追究有哪些文字适合应用到应试作文里或假期作业中,不必想着要把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写好了挣个奖或者小名气,站远了,再站远了看,变得欣赏。
幽默,洒脱,不羁,以及不加掩饰的忧国忧民和对一些现象或团体的愤慨。
于我,还是旧时想法:冥冥之中有一股子力量,指引我看书的顺序和思考的方向。这一本王小波的散文集和上一本三毛的散文集,总让我觉得两者有共通之处,肺腑溢出的潇洒和精神上的自救,不时带出的冷幽默(王小波更甚),这种冷幽默又让我想到马后炮的主持人马志海,上周恰好听了大学第一场主动参加的论坛(主题是《行者无疆》),不是因他而去,却因他而庆幸去。
王小波《人为什么活着》:
信佛的人相信有阿修罗,信基督的人相信有撒旦,什么都不相信的相信有坏人。(看到这句的时候我笑了,“人心隔肚皮”,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知根知底,信任总归还是有条件的,而且悲哀的是大部分是利益条件)
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王小波很是强调“理性”和“聪明”这些东西,甚至认为这是唯一可以傍身的品质,善良也要靠边站)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这是他在下乡做知青时候的感触,翻来覆去看着的样板戏,翻来覆去灌输的小红书,疯狂的世道里疯狂的人心,站不起来的人民和意志,趋同导致毁灭,即使已经过去了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疤痕,其实不遥远,其实很近很近。而且说回来,这种对着日色、对着山川草木、对着某一个聚不成焦的点发呆,也是我们不时做着的事吧?以前我不知缘由,现在想想,大概心底是在哀悼时间的流失的。)
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这是形容王小波认识的一个傻大姐,很是贴切,但我们不也是一个个愚人吗?)
基督曾说,不要只看到别人眼里有木刺,没准儿自己眼里还有大梁呢。
马志海《行者无疆》:
男人想着怎样体面地耍流氓,女生想着怎样安全地做坏事。
让大家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傻的成年人,让你们压力小一些。
你们啊,就是被所谓的成功者吊得很高很高,忘了自己是个普通孩子。
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地上有十块钱,不愿意弯腰去捡。(或许我现在就是这种状态,自省)
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就灭掉老家伙。(讲自己成功的报纸雕塑作品展、大卖的砂壶和小赚一笔的演唱会)
不要讲什么宏大的理想,我要做的就是让周围的人过得更好。
晚安。
-
豆友218057212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7 00:46:28
-
洋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2 11: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