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情与无情。同宣妙法。
情是有情众生,无情是指像我们现在所讲的植物、矿物,是无情的,它没有感情,没有情识。
动物都是有情的,动物是有感受的。
情与无情,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一切万物。
有情就是所有一切动物,佛说了,都有佛性。
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众生有法性。
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并不是佛性外面还有一个法性,是一个性。
一个性为什么叫两种称呼呢?
因为有情跟无情不一样,这一点差别,其实是一个性。
既然有情众生能成佛,他有佛性,当然能成佛。
无情的众生法性就是佛性,所以无情众生也成佛。这是《华严经》上讲的。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同圆种智,圆是圆满,种智就是成佛,就是圆满成就一切种智。
除了大乘佛法之外,从来没有听说这个说法,没有听说过。
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情与无情同一体。
有情众生成佛我们听说过,过去有不少佛成佛了。
现在,佛跟我们讲的,此界他方也有不少现在的佛,阿弥陀佛就是现在佛,并没有入般涅盘。
未来的,经上跟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想想,也很有道理。
无情成佛,没有听说过。
什么时候听说,树木花草成佛了?什么时候听说,我们这个桌椅板凳成佛了?
实在没听说过。
实在讲,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个有情成佛,无情就连带成佛了,是这么个道理。
禅家所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佛性也见了法性,因为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
见性叫成佛,我们迷的时候所见的是色相,没有见到性,见到相。
觉悟了的人,他在相里面就见到性,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话说得非常正确。
西方世界情与无情同宣妙法,法而成妙,
如果这个法不能显性,将这个性明显地显示出来,
令一切众生一接触就明心见性了,这个法才叫妙。
不能叫人见性的,这个法就不妙了。
同宣妙法,这个妙法的内容,底下这两句就是说妙法的内容。
四教道品。无量法门。
情是有情众生,无情是指像我们现在所讲的植物、矿物,是无情的,它没有感情,没有情识。
动物都是有情的,动物是有感受的。
情与无情,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一切万物。
有情就是所有一切动物,佛说了,都有佛性。
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众生有法性。
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并不是佛性外面还有一个法性,是一个性。
一个性为什么叫两种称呼呢?
因为有情跟无情不一样,这一点差别,其实是一个性。
既然有情众生能成佛,他有佛性,当然能成佛。
无情的众生法性就是佛性,所以无情众生也成佛。这是《华严经》上讲的。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同圆种智,圆是圆满,种智就是成佛,就是圆满成就一切种智。
除了大乘佛法之外,从来没有听说这个说法,没有听说过。
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情与无情同一体。
有情众生成佛我们听说过,过去有不少佛成佛了。
现在,佛跟我们讲的,此界他方也有不少现在的佛,阿弥陀佛就是现在佛,并没有入般涅盘。
未来的,经上跟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想想,也很有道理。
无情成佛,没有听说过。
什么时候听说,树木花草成佛了?什么时候听说,我们这个桌椅板凳成佛了?
实在没听说过。
实在讲,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个有情成佛,无情就连带成佛了,是这么个道理。
禅家所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佛性也见了法性,因为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
见性叫成佛,我们迷的时候所见的是色相,没有见到性,见到相。
觉悟了的人,他在相里面就见到性,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话说得非常正确。
西方世界情与无情同宣妙法,法而成妙,
如果这个法不能显性,将这个性明显地显示出来,
令一切众生一接触就明心见性了,这个法才叫妙。
不能叫人见性的,这个法就不妙了。
同宣妙法,这个妙法的内容,底下这两句就是说妙法的内容。
四教道品。无量法门。
-
无上智与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2 20: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