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代
人类只是借着记忆才有所谓个人的存在,独一无二的记忆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人;就算记忆本身就像是虚无的梦幻,人还是要依赖记忆而存活的生物。 ——《攻壳机动队》

怎么说呢,我的童年是由许许多多的碎片记忆拼凑起来,念旧的人是不敢多回想的,因为知道生活只会步履不停地前进,怕回忆会使人是触景生情起来。

其实那时离现在时间并不远,那是个充斥着秋千滑板跳皮筋儿的时代,大家好像都有着共同的爱好,活的简单没有烦恼,记得小学音乐课唱《小小少年》老师说这首歌的歌词你们长大后才能明白,毫无疑问,他说对了。



我回顾起了曾经街道社区生活中的一些真正令我感到过快乐的事物,是那个沙子地里的秋千,还是那破败不堪的「秘密基地」?也许是夏天批发冰棍时兴奋心情,是在阳光下玩闹时令人防不胜防的伤疤,还是每晚那单调刺耳的蝉鸣?可能都不是,你真正怀念的不是那时的一景一画,而是那个肆无忌惮地大声炫耀着小成就,玩完沙子满脸灰尘泥土的自己,怀念那个亲人还都健在时幸福的自己,不过其实也没人能说清,因为那些过去的,无论好坏我们都要一并揽下,然后带着某个瞬间即永恒继续长大。



我不知道在怀念什么,因为它是琐碎的、是模糊的、是杂乱无章的,可过去的任何一丝细节都可能随时会刺激到你的视脑神经,前些天无意中找到儿时阅读的书籍,连《淘气包马小跳》里马小跳如今都快三十多岁了,想到这不禁黯然神伤起来,谁能想到时间那么快,现如今某个节点再想起这些,就像站在橱窗外观看不属于你的陈列品,历历在目,却早已是时光的遗物。


小孩子的心思与成年人不同,每天的活泼烂漫就是最大的快乐,这也是使得他们感到时间过得飞快的原因,当孩子们还陶醉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抽象世界中,然而岁月的流动就自然被他们忽略了 , 并且不愉快的时光都是模糊而健忘的,这就是在长大后的回忆里为什么会最能轻易调动出短暂又快乐往事的原因吧。


多愁善感的人就像个拾荒者,有些事情虽然表面波澜不惊,可是内心早就汹涌澎湃,别人已经走了很远而且不会再回头了,可你还是会想起往事并作出自己对此一系列感叹,自认为这没什么不好,不过伤春悲秋真的不仅是个成语,感性的人能把它变为现实,它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尊重,这样的人往往更在乎感受过程而非结果

说到这我看了看窗外逐渐褪去的夜色,轻轻的笑了一丝,躺在床上,听着音乐,想借助它催我入睡的同时又在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