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然记
最近心里颇安稳,早起读两首诗,下班回去翻几页书,并不想从中得到什么,心无挂碍的睡去,不惧怕也不期待日复一日的明天到来。
甚至几件颇大的事情意外而又接踵而至,只若在心的湖上投了几枚石子,激荡几朵涟漪,很快复又归于平静。而我嫣然一副淡然从容,一改之前的纠结、拧巴、慌张无措的样子。这样安静的自己让自己欣喜之余也有点担忧,怕是短暂的安宁之后会有更大风暴般的不安稳,怕无招架之力。无安全感的患得失,是与生俱来的病,它长在心上,药石无医,事到如今,我已经全盘接受。可真的接受了,发现也并无什么可值得惊呼的不得已,也不过如此。大抵心魔才是人最大的假想敌吧。
我一直对自我认知不明,而又太容易作茧自缚,害怕生活里任何一处的未知和不确定,享受孤独却又害怕虚无,拿得起放不下,许多事情拖泥带水毫不干脆。基于此,由衷的喜欢严歌苓,喜欢她笔下的女子,永远清醒、懂得克制,了然生活的辛辣、理解世俗的凉薄但丝毫不影响自我,她们总是清醒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对自己也是十二分的狠心。《无出路咖啡馆》里,女主放弃了十二万分完美的外交官,不是不爱,只是在两个人的爱里,“我”不懂的我宁愿不要,即使对方的爱无比真挚。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她也曾劝服自己说:生活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分析的。可是很多时候,女人不是靠道理活着的。很佩服她永远以学业为重,什么也别想影响“我”拿到文凭顺利毕业的理智。人生一世,又有谁能真正的救的了谁呢,努力是为了不去依赖,人贵在自己争气。
有时候一个人坐下来回首来往,发现生活甚至生命里有些关键点发生的事情是没办法用道理讲清楚的,讲不出的,讲不出的,莫名的,无形之中会把它们跟“因果、缘分”联系起来。我一直相信生命是有因果缘分存在的,只是到现在我都不确定我的生命该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亦或者说,真正属于我的生命的姿态是什么样的,我到现在还不清楚。
作为一个从文案策划转型到营销人以及到现在的管理人者,我的心态和思维意识还停留在文案人的个人情怀里。而事实上,我并不能称得上一个优秀良好的文案人,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称职的营销人和管理者,所以,当现实里的营销策划人或管理者遇到了一时难以下决断的事情,心底里的那个文案小鬼就会冒出来怂恿:“不干了,写诗去...小可怜见的,你什么都不懂就不要硬撑了...其实你原本不用这样为难自己...”而真正的我所给予的直接回应,一般都是尽量睡一觉,睡醒了再去分析解决。
许久不见的同学说,难以想象你这样文静、诗人气质的女同学会做管理者,总觉得你和管理者的感觉不对。
我笑,不知道我和什么样的角色联系起来,那感觉才是对的。
之前也有人说过我和工科生的感觉也不完全对。这个我心底是清楚的知道的,作为一个理工生,大学几年我完全是滥竽充数,到现在大学里能记住的,除了英语和国学鉴赏两个课程,其他不是模糊就是无印象,想想,也真的很失败。但是心底也并没有遗憾或后悔的情绪,大抵一早就了然,当下的这条路也算符合自己的轨迹,无论彼时做怎样的选择,都有彼时的不得已。如果生命里有因果缘分,应该早有注定,逃不脱也避不开,当然,更是强求不得。所以,人有时候还是要劝服自己去相信“宿命论”这一说的,听起来玄妙诡奇,但真的读起来会获益良多,自己心路也会宽绰许多。我尤其喜欢俞平伯说过一句话:人不可真的做和尚,但也不能少了做和尚的念头。
生活一地鸡毛,很多时候会茫然无措,那些生命里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不要试图去解决,背着它走,时候到了,它也就自然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