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的
大概没人敢质疑王世襄先生对于吃的格调,就像他的收藏格调一样。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年轻时他常常应好友邀约,身背各色厨具及原料食材,骑着自行车亲赴好友家中大显身手。演员吕恩的儿子Jimmy就没少吃过“王伯伯”的海米烧大葱,这道菜有点极简主义的感觉,主料不过是北方人喜吃的大葱,但是吃过的人总不忘提起,黄永玉写过,郁风也吃过。据说是由传统名肴“葱烧海参”变化出来的名堂,这道菜的菜谱,王先生也毫无保留地贡献,描述甚细:
海米(即虾仁)用绍酒泡开,再加酱油、盐、糖各少许;粗棵大葱十根,去根去葱叶,多剥几层外皮,只留葱白,切成二寸长段。坐锅上火,倒素油,微火温油,逐段炸葱,直至发黄变软,不可炸糊。捞出控油,用筷子夹到盘中码好。等葱全部炸好之后,再将空锅置火上,将整盘葱推入锅中,再倒入泡好的海米作料,收汤后端锅离火盛盘。
有意思的是,王先生还加上“个人的经验”,说:“如请香港朋友,海米须改为干贝。因为香港海味太丰饶,海米被认为不堪下箸之物,难免一个个抛出来剩在碟中。还有此菜只宜冬季吃,深秋葱未长足,立春后葱芽萌发,糠松泡软,味、质均变矣。”
王世襄对于食材的重视简直无人能敌。每天一早就到菜场排队等着开市。踩着开市铃声去买菜的人,往往都是对食材非常讲究的名望家族来的厨师,班禅的厨师刘文辉和他聊天说:“干咱们这一行……”后来有“同行”问他在哪户人家做厨师,当时他在故宫博物院任古物馆科长,他就说在“故宫”,这让“同行”们更加佩服。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