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慢慢地走的复兴中路
有些路,你就想慢慢地走,视线从近到远、从外到内,去发现这里的秘密,重拾对生活的好奇心。
复兴西路、乌鲁木齐路和淮海中路三角围合的区域,是聂耳音乐广场,也是我开始复兴中路深度游的起点。
徐汇艺术馆就站在复兴中路的第一站,位于复兴中路和淮海中路交叉口,三层小洋楼,外面是红砖堆砌的拱门,里面是木质楼梯,是一处精致优雅的艺术殿堂。
淮海中路、复兴西路和乌鲁木齐围合的是小三角,淮海中路、复兴中路和宝庆路围合的是大三角,他们形成一组顶角三角形。宝庆路,北连淮海中路、南贯衡山路,因为位置重要但有些短小,容易被人忘记,我觉得复旦附属五官科就是宝庆路的重要地标。
进入复兴中路的第一个重要视觉组团,我想是上交音乐厅和黑、白公寓。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小名“馄饨皮”。黑石公寓,建于1926年,由于黑色石材而得名,在萧瑟的冬天会有一种阴森和肃穆感。伊丽莎白公寓,建于1930年,现代主义风格,装饰得节制得体,散发着精明文明的精神。
复兴中路的街景街貌。
记得上中学时候买的教辅材料,有这所学校的名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复兴中路云集着各类学校、文化单位,但没有福州路的商业气息,让人平心静气,如日常生活那么平实。
上海大戏院的外立面虽然看上去很庞大,但很自然融入街区,毫无违和感,并且它对光线的利用,告诉我们光线并不在多、而在精。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大戏院公共扼守着陕西南路,大大提高了复兴中路的含金量。
如果看地图,文化广场是复兴中路两大绿色之一,很多演出、活动在此举行,可以了解到当下最潮的文化活动。明复图书馆第一次去,从有历史感的建筑到朴实的家具,很像大学图书馆,很有怀旧的气息。
绍兴路短短几百米,但分布着一些书店、出版社和监管机构,路虽小但分量重,每次来总是放慢脚步,一个个看。
第一次听说思南公馆,是听一个开发商说的,她对那种商业街区的国际氛围很是推崇,想引入到自己的项目里,看来感性的东西总是让人沉醉。复兴公园,上海最早的公园之一,是复兴中路上另外一大片绿色,江南风格的园林和法国园林风情组在一个园子里,比看书学习园林知识的效率高多了。重庆公寓,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住过,国际风云从这里发出,这些名人故居为复兴中路增添许多故事色彩。
基督教、佛教、现代商业,世俗和宗教相安无事,东方和西方建筑在此交融,这就是上海的魅力所在吧。
![]() |
聂耳铜像 |
复兴西路、乌鲁木齐路和淮海中路三角围合的区域,是聂耳音乐广场,也是我开始复兴中路深度游的起点。
![]() |
徐汇艺术馆 |
徐汇艺术馆就站在复兴中路的第一站,位于复兴中路和淮海中路交叉口,三层小洋楼,外面是红砖堆砌的拱门,里面是木质楼梯,是一处精致优雅的艺术殿堂。
![]() |
复旦附属五官医院 |
淮海中路、复兴西路和乌鲁木齐围合的是小三角,淮海中路、复兴中路和宝庆路围合的是大三角,他们形成一组顶角三角形。宝庆路,北连淮海中路、南贯衡山路,因为位置重要但有些短小,容易被人忘记,我觉得复旦附属五官科就是宝庆路的重要地标。
![]() |
上交音乐厅 |
![]() |
黑石公寓 |
![]() |
伊丽莎白公寓 |
进入复兴中路的第一个重要视觉组团,我想是上交音乐厅和黑、白公寓。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小名“馄饨皮”。黑石公寓,建于1926年,由于黑色石材而得名,在萧瑟的冬天会有一种阴森和肃穆感。伊丽莎白公寓,建于1930年,现代主义风格,装饰得节制得体,散发着精明文明的精神。
![]() |
绿意葱葱 |
![]() |
闹中取静 |
复兴中路的街景街貌。
![]() |
“位育”一词取自《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 |
谢希德是著名女物理学家。 |
记得上中学时候买的教辅材料,有这所学校的名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复兴中路云集着各类学校、文化单位,但没有福州路的商业气息,让人平心静气,如日常生活那么平实。
![]() |
生硬的外立面,自然地消解于街区 |
![]() |
半公开广场,让猎奇的路人驻足 |
![]() |
光线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
![]()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大戏院的外立面虽然看上去很庞大,但很自然融入街区,毫无违和感,并且它对光线的利用,告诉我们光线并不在多、而在精。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大戏院公共扼守着陕西南路,大大提高了复兴中路的含金量。
![]() |
上汽赞助的文化广场 |
![]() |
很有老牌大学图书馆的感觉 |
![]() |
无锡曾出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 |
如果看地图,文化广场是复兴中路两大绿色之一,很多演出、活动在此举行,可以了解到当下最潮的文化活动。明复图书馆第一次去,从有历史感的建筑到朴实的家具,很像大学图书馆,很有怀旧的气息。
![]() |
汉源书店,就进去过一次,挺私人化的感觉 |
![]() |
小而精致 |
![]() |
鼎鼎大名 |
![]() |
老大哥 |
绍兴路短短几百米,但分布着一些书店、出版社和监管机构,路虽小但分量重,每次来总是放慢脚步,一个个看。
![]() |
思南公馆,读书会 |
![]() |
复兴公园,中法园林风格交融 |
![]()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住过 |
第一次听说思南公馆,是听一个开发商说的,她对那种商业街区的国际氛围很是推崇,想引入到自己的项目里,看来感性的东西总是让人沉醉。复兴公园,上海最早的公园之一,是复兴中路上另外一大片绿色,江南风格的园林和法国园林风情组在一个园子里,比看书学习园林知识的效率高多了。重庆公寓,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住过,国际风云从这里发出,这些名人故居为复兴中路增添许多故事色彩。
![]() |
诸圣堂+复兴SOHO |
![]() |
上海新天地一瞥 |
![]() |
法藏讲寺 |
基督教、佛教、现代商业,世俗和宗教相安无事,东方和西方建筑在此交融,这就是上海的魅力所在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