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
策展人:赵炳璋 学术主持:林江泉 主办:珠海市文化馆 湖北黄石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珠海美术家协会 研讨会摘录: 在水墨受孕法中听见般若和唯意志的世界 ——以赵晓安的水墨实践为原点再探实验水墨 语言上的贡献。——引自皮道坚《水墨实验20年》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我最早接触到实验水墨是年幼时得益于一位老家画廊老板,从他采购的画册中,我看到了徐冰、谷文达、王川、王公懿、刘子建、张羽等人的实验水墨和观念艺术,那时候,焦灼与骚动充斥着我的身体,这是启蒙期遇到反思的奇遇。如今,即使实验水墨已经蔚为史学,但水墨身份的保质期仍然历久弥新,它的新在于当大家向前走的时候,卓然的人可以往回走,返陈出新。正如杨老师所说:“Danto说得很清楚,艺术家不一定就是画家,同样,画家也不一定就是艺术家。同理,水墨画不一定要转型,要转型也不一定非水墨不可。”今年10月, 不是画家的艺术家张亚平给我展示他年幼时的启蒙老师赵晓安的水墨画,我似乎在赵老师的视觉策略上返回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水墨实践点,但它又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他在传统性面前,既延续又区别,既根植又否定,同时有别于近30年当代性的实践,从他的画中还可以看到实验水墨的发展脉络,一种取消终极结果的中间表现力冉冉升起。张亚平给我讲述赵晓安跌宕起伏的人生,我听后说道:“出众的声音和歌技很多,有故事的歌声不多见。赵老师的水墨话语就是后者,他的水墨逻辑正是在视觉领域中可以听见的媒介。”赵晓安有两类作品让我找到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连接点,也能把脉水墨之门的门把,这两种作品足以说明赵晓安所要表达的全部要义。一类是《无水不朝东》这一类作品,我认为这是赵晓安很重要的作品,画面中以无穷无尽的、提炼简化的众生拥挤聚拢在一起,由高密度引起的一种消极反应,这是意欲和表象世界最好的囊括和转化;一类是类似精子簇拥在卵子周围,或以精子意象叠加成塔的肉身(赵晓安老师画的本是抽象的微小人形,我二度解释为精子意象)。基因学家说:生命是基因传递的过程,赵晓安的“水墨受孕法”正是这种传递,更重要的是他表达了叔本华意志论上的“生殖意欲”,赵晓安的语码构成正是生殖分裂的世界。幼年时看到当代西班牙久负盛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爱德华多·纳兰霍(Eduardo Naranjo)在画面中处理精子的意象,曾为之触动, 赵晓安处理精子的意象更富意志的含义,他能为我们的视网膜和内心制造了躁动和不安。在近十年的中国水墨发展中,人们每当谈论到佛家主题的创作时,都局限在佛教的含义上,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同质化,而少有谈及与佛家思想如出一辙的现当代哲学、科学、经济学和信息学,我认为对于当下指向而言这是完整性缺失的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