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天赋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上一篇文章围绕“天赋”这个词简单谈了谈自己的感受,因为经验不足写得特别粗陋,很多词语用得不严谨,容易让人生出误会。在以后的写作当中我会注意这个问题,不断完善。
今天我想继续补充我对“天赋”的理解,增加两个真实的事例,算是上一篇的“亡羊补牢版”。
很少家长会正面直视孩子的“天赋”,他们总是按想象和现实需求去塑造自己的孩子,就算孩子在某一方面散发出令人惊喜的光芒,因为这方面在家长看来不重要(对前途没帮助)就会被忽视。
妍妍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小姑娘,因为同班同学在学围棋,而且学得挺不错,妈妈也带妍妍去试听了一节围棋课。在课堂上妍妍虽然有些害羞,但是思路明晰反应敏捷,是个不可多得的小苗子。妍妍妈妈赞成学,妍妍也愿意学,可爸爸说,女孩子学什么围棋,那是男孩子学的。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部分家长因为自己会,对孩子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一个儿童能做到的范围。最令人难过的是,家长会的也不过是皮毛而已。他们实际上是在享受要求孩子、指责孩子、控制孩子时快感。
小哲是一个聪明的小男生,每次交上来的作业都很漂亮,但是老师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些作业漂亮得不像孩子做的。老师去询问家长,爸爸妈妈说小哲在家做作业必须要有人盯着,如果没人就乱做一气。老师拿出小哲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并表示小哲独立完成的作品在同龄人当中已经非常好了。爸爸妈妈点头称是,一定会放手让小哲自己来。但下一次小哲交上来的作业依旧完美无缺,与此同时,小哲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最终退学了。
每个人都是基因、家庭动力学、社会影响和个体经验的独特组合,家长无法控制孩子个人生活中的各种变量。凡事都要插一脚,再有天赋的孩子都会沦为庸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